港珠澳大桥主体贯通的强烈信号:强化香港龙头地位!

标签:
港珠澳大桥主体贯通的强烈信号强化香港龙头地位! |
港珠澳大桥主体贯通的强烈信号:强化香港龙头地位!
胡文
7月7日,两大最热新闻都与香港有关。一是辽宁号航母编队在彩虹之下抵达香港,二是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这是继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面贯通之后,工程所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粤港澳大桥主体工程全面贯通,大桥通车已经进入倒计时。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迄今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被誉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王冠”。55公里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连接线于一体,其中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主要包括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九洲航道桥三座通航斜拉桥和20公里通航孔桥。作为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实现“六个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
目前,陆路往来港珠澳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港珠澳大桥一旦通车,将大大缩短香港到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
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桥”和“港珠澳大桥”虽然所指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使用范围上还是有所区别。内地在其2009年12月动工之日前,有称之为“粤港澳大桥”,也有称之为“港珠澳大桥”,而香港方面则称之为“港珠澳大桥”。在2010年7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成立之后,内地媒体普遍改称“港珠澳大桥”,不再叫“粤港澳大桥”。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月1日当天,新华社报道大桥建设相关视察时,所采用的名称均为“港珠澳大桥”。尤其在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所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一、相比“粤港澳大桥”这一名称,“港珠澳大桥”无疑凸显了香港的龙头地位。尤其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之后,更是如此(详见7月6日文章《粤港澳大湾区“龙头”首度明确,香港需要再度雄起!》)。
二、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日渐成熟之后,改用“港珠澳大桥”避免了与之重复,有利于提高大桥的识别度。而广东领衔“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也是很好的推广。
三、在“粤港澳大桥”之中,作为重要的落脚点,珠海的名字被隐去了,这个代价有些太大了,采用“港珠澳大桥”也算回归原点,有利于提高珠海的知名度。
四、深圳民间一直有呼声将只有“单Y”的“港珠澳大桥”加一条腿,恢复“双Y”功能。有朝一日,“港珠澳大桥”会变成“港深珠澳大桥”吗?值得观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