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相信“深圳百公里”能够持续?因为这座城市充满智慧!

标签:
我为什么相信“深圳百公里”能够持续?因为这座城市充满智慧 |
我为什么相信“深圳百公里”能够持续?因为这座城市充满智慧!
胡文
一度可能停摆的2017“深圳百公里”,峰回路转了。
3月13日,“磨房”发出了《致深圳百公里参加者的另一封公开信》。信中透露:2017磨房深圳百公里将延期举办,活动的具体信息请等候进一步通知。
对于许多跃跃欲试的驴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同样还有一些人依然有些担忧:比如说,延期会不会延至明年?个人认为,肯定不会。要是那样的话,深圳,这座以“敢闯”闻名的城市就太没有智慧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
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就在“磨房” 发出《致深圳百公里参加者的另一封公开信》的同时,下面还发出了《百公里公约》。主要内容如下——
我们郑重地承诺:发扬“安全、环保、自助、互助”的百公里精神,遵守《百公里公约》,做一名文明的徒步者,做一名合格的深圳市民。
1、垃圾不落地,走过不留痕。
2、不高声喧哗,不噪音扰民。
3、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4、不翻越隔离栏,不走机动车道。
5、不踩踏绿化带,不破坏植被。
6、注意防火,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7、量力而行,预防运动损伤。
8、遵守活动规则,未经确认者请勿参加。
说实话,个人全然不知道这一周经历了怎样的回转,但仅从这份公约来看,它显然是和那封信是关联配套的——在这座城市,相关各方都在为“深圳百公里”的举办创造条件。综合上述迹象,“深圳百公里”的举行只剩一些技术问题。“深圳百公里”的可持续性,以此可以乐观其成。与此同时,“深圳百公里”是时候升级到2.0版本了。
我为什么相信“深圳百公里”能够继续?
一、毫无疑问,民间自发和自主管理正是“深圳百公里”生命力的精髓所在。一定程度上的挑战、自虐以及好玩甚至无厘头,具备了天然的新闻性、话题性和传播性。马拉松全国已经N多,但“深圳百公里”在中国所有城市中,独此一家。它代表了深圳的文化自觉和文明水准,这是深圳一笔无形的城市财富。
二、“深圳百公里”的民间性质以及拒绝商业化,确保了它的原汁原味。而倡导健康和环保,则是其核心价值。在这一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主办方、参与者和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互动共治的结果。“深圳百公里”过去的15年历程,证明了这一点。
三、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的深圳,早已不是2001年的深圳。在一座千万量级的城市,一个多达数万人参与的活动,注定将面临着交通、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更多挑剔甚至拷问。道理很简单,一场广场舞都有可能招致居民投诉,“深圳百公里”同样需要寻求一个最大的公约数。深圳,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有足够的智慧找到这个公约数。
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