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流量:深圳为何干不过广州?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标签:
地铁客流量深圳为何干不过广州?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
地铁客流量:深圳为何干不过广州?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胡文
岁末年初,又到了城市盘点乃至比较的时候了。
深圳新闻网“深圳论坛”一位名为“或曰在渊”的网友发表了篇贴子——《地铁里程相当,经济体量相当,人口规模相当,广州地铁客流量何以是深圳的近1倍?》,被深网置顶,引起了不小关注。文章提出——
广州和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地铁通车里程相当(深圳目前285公里,广州308公里),经济体量相当(2016年的GDP数据尚未发布,2015年广州GDP为18100亿,深圳17500亿),人口规模也相当(广州1300万+,深圳1100+,除去从化、花都、增城几个远郊区,广深的人口规模是相当的),在广深各方面数据都相当的前提下,广州873.8万人次的地铁客运量竟然是深圳483.3万人次的近2倍,这个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大吃一惊。
文章分析了三点原因——
第一、广州的地铁布局比深圳更合理、更科学。第二、广州的地铁走线比较合理,而深圳的地铁线路绕弯比较严重。第三、广州的地铁票价比深圳更便宜,深圳地铁的票价较高,优惠力度不如广州。
在论证第一条原因时,贴文举例说,深圳地铁2号线开通至今已经5年多,元旦客流量才可怜巴巴的45万,而且45万估计主要还是市民中心以东提供的,从世界之窗到赤湾每天连10万的客流都没有。相反的是,南山区的南海大道周边、南头南新天桥、腾讯大厦等片区都是人口、商业、办公高度密集和集中的地方,这么多年就是不修地铁。而高大上的前海、后海滨的豪宅区,还没几个人,却早早的修通了几条地铁。
“文过是非”认为,但就地铁优惠力度来说,深圳的确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2号线走向,多年来也多为舆论诟病,尤其是南山居民包括马化腾的反应十分强烈。在新一轮的地铁建设中,南山都将使一个重点,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如果以此就要得出广州的地铁布局比深圳更合理、更科学以及广州的地铁走线比深圳更合理,恐怕依然比较牵强。因此,具体说来广州和深圳的城市空间、人口以及出行方式都有很大不同,这都将对地铁客流量产生影响。
一、表面看来,广州人口比深圳不过多了200万,但因为广州户籍比例大大高于深圳,使得这些人口自然成为了地铁的主要服务人群。而深圳的外来务工人群大多在宝安、龙华、龙岗等原关外地区,加之地铁尚未覆盖,他们还无法成为地铁的乘坐人群。
二、在城市空间方面,深圳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城市。从城市功能来说,各个组团相对均衡和完善,其实并不需要大量的跨区域流动。就像在罗湖工作生活的人平湖根本无需到福田,福田、南山、蛇口、宝安相互之间也基本如此,这就大大减少了相应的需求。
三、可以注意到,在深圳地铁一期特别是二期建设中,深圳地铁主要目的在于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1、2、3、4、5号线都是如此。从客流量来说,2号线和5号线的客流量与建设规模都不成正比,但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
四、诚如此前一再强调的,在骨干地铁线路确立时候,加密地铁网络才能起到大幅拉动客流的作用。比如7、9号线就对深圳地铁网络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是一个质变的开始。7、9号线都不是直线走向,但它的作用因为链接了之前的骨架线路,它的作用比直线更大。这从其尽管启用时间不长但导致深圳地铁总体客流大幅增长就可证明。
五、由于广州汽车限购早于深圳,导致广州的2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与深圳已经相差100多万辆,如果加上这一因素,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客运量差别并不大。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地铁的进一步加密,乃至类似膜拜单车等对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汽车在深圳的使用率还将下降。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深圳在2004年一期地铁建成后,二期地铁的建设速度明显慢于广州,直至大运会确定2011年在深圳召开才重新提速,这导致整体成网速度也慢于广州。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是,随着2030年32条共计1142条地铁规划的出台,深圳将不会在重复这一过去的故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