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深圳的你:会回故乡买房吗?一个去库存数据令人惊讶!

标签:
身在深圳的你会回故乡买房吗?一个去库存数据令人惊讶! |
4月14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二三四线楼市现有存量要卖30多个月 去库存将是“持久战”》的稿件,披露了一些重要数据,值得关注和分析。
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2亿元,同比增长3%。虽然投资增速回暖,但库存再度增加。截至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931万平方米,比去年末增加2077万平方米。
二、同策咨询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累计存销比为32.07个月,虽同比下降14%,但依旧远超合理区间15个月,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仍大。
三、从区域来看,中西部楼市去库存速度慢于东部。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中西部30个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3507、1495和1138万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别为63.3%、25.5%和-9.3%,中西部城市成交量落后东部,西部城市出现负增长。
四、上海易居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35个典型城市中,有12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其中广西北海、甘肃兰州、安徽淮南和马鞍山、山东烟台和济宁、广东茂名等三四线城市存销比普遍在20个月左右。以兰州为例,截至2月底存销比为20,比1月份18.2个月扩大了1.8个月。
最新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约为同期城镇人口增加幅度的180%。“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约20%,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11%的增幅,地均GDP仅相当于欧美等国家的1/4—1/5。高强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约束趋紧。
因此,“十三五”时期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安排大中小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严禁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立新城新区和各类园区,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相应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用地计划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倾斜,向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倾斜,对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保障农村转移进城落户人员用地需求。结合房地产去库存,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
根据以上数据,“文过是非”点评如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