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中介:深圳房价暴涨“元凶”?这个笑话太冷了!

标签:
房屋中介深圳房价暴涨“元凶”这个笑话太冷了! |
房屋中介:深圳房价暴涨“元凶”?这个笑话太冷了!
胡文
伴随气温骤降,有人对深圳楼市吹起了一股冷风。
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了一篇题为《股楼跷跷板之深圳样本 三成投机客或逼爆“另类繁荣”》的报道,这篇报道被新浪改题为《深圳楼市“另类繁荣”危机:银行感到压力开始收紧》,挂在了新浪首页,因而引起了更大关注。文中,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于以下这段——
1月22日,中介人士透露,有收到公司内部短信,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内的三大行将会对中介人员买房进行限制。其中建设银行召开内部风控会,针对最近中介人员买房增多的情况,一律首付四成。
该报道还称,银行层面的红头文件虽然还未发出,但这些消息得到了银行内部人员的证实。多位深圳开发商及业内人士表示,深圳飞速上涨的房价让银行感到担忧,尤其是包括参与“众筹炒房”在内的短炒客户隐含“断供”的极大风险,这也表明银行开始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准备。
这篇报道的结论或许是成立的:即深圳楼市蕴含风险,相关银行开始严控风险。但其隐含的意思是,中介似乎成了深圳房价暴涨的“元凶”。显然,将楼市风险的大帽子扣在中介人员身上是十分荒唐的,以“中介人员”来说事儿,根本经不起推敲。
一、银行的风险控制,一向面向所有贷款对象,并非只是针对特定人群。
二、银行对房屋中介人员购房一向设有门槛。相比其它职业,中介人员更容易遭遇审批难、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三、在深圳,无论是购房还是炒房,包括了各行各业人士,中介只是其中一个人群而已。
四、没有中介人员会在办理购房贷款时,在自个脑门上刻上“中介”字样。让银行从各行各业人群中,鉴别出谁属于“中介”同样也是困难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介历来是深圳楼市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介参与炒房也一直存在。但与十年前不同的是,目前深圳楼市,500万元以下的房子已经变得十分稀缺,一套像样新房的价格都在800万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别说首付四成,就是首付三成,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才能撬动。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风险控制对象仅仅锁定在中介身上,是一个十足的冷笑话。说到底,深圳房价暴涨,是包括信贷宽松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将这个板子打在中介身上,将是一个黑色幽默。
除此之外,“文过是非”对传闻中的一家银行进行了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大的变化,贷款政策和过去一样。
相比之下,以下一段来自某博客的传闻倒是要靠谱一些。
来自中国银行的消息称,近期房价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拟对我行二手楼政策作适当调整,请业务部门按以下条件执行:从事中介人员购二手楼向我行申请按揭,准入门槛除原有标准以外,借款人还必须在深连续缴满36个月的社保,且需同时申请公积金组合贷款。
之所以说这一传闻相对靠谱,是这个传闻直指深圳购房资格问题。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唯有深圳对非深户籍的购房限制是最为宽松的:购房人只需提供一年以上的纳税证明和一年以上的社保证明即可。自从这项政策出台后,深圳诞生了大量可以提供纳税以及社保证明的公司,以满足购房者和炒房者的需要。
对于这个政策,“文过是非”认为,这的确是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政策人性化的一大特点,保持了一定的灵活度。另一方面,它的确为外来资金进入深圳楼市提供了一个便捷通道。这个传闻目前只是在银行层面,如果深圳楼市因房价持续上涨而需要收紧,极有可能变成政府新的政策。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