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楼市分化:“北上广深”变成“深上北”,广州去哪儿了?

标签:
一线城市楼市分化:“北上广深”变成“深上北”广州去哪儿了? |
一线城市楼市分化:“北上广深”变成“深上北”,广州去哪儿了?
胡文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0城房价年末翘尾,16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15年12月份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与上月持平,依然为21个,占30%。房价涨幅最高的城市仍是领涨全国房价13个月之久的深圳,与2014年同期相比暴涨47.5%;上海、北京和广州分别以18.2%、10.4%、9.2%的涨幅紧随其后。
若从2010年起算,深圳房价涨幅达到了82.9%,其次分别是上海40%,北京35.5%。也就是说,深圳6年房价普遍接近翻番。而2015年一年的涨幅,几乎占去了过去6年涨幅的一大半。而事实上,在深圳前海、宝中、龙华等热点区域,其实一年就实现了翻番,被人形容为比高利贷还强。若是2015年卖房炒股的人们,如今一定是深圳最为郁闷的人。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一、房价环比继续上涨。12月份,全国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延续上月走势,环比继续小幅上涨。其中,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最高涨幅为3.2%,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最高涨幅为3.3%,高于上月1.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各城市供需状况各不相同,城市间房价分化现象仍非常明显。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环比涨幅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其余二线城市环比较为平稳;大部分三线城市仍然处于库存逐步消化阶段,环比仍在下降。
二、同比涨幅继续扩大。随着环比上涨,越来越多的城市同比涨幅由负转正,且比上月有所扩大。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21个,且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35个,其中33个城市的涨幅比上月有所扩大。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涨幅分别为7.7%和7.6%,分别高于上月1.2和1.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城市间分化现象更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比平均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房价同比平均仍在下降。
总体来说,一二线城市楼市与三线城市分化严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线城市中,同样出现了分化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原来的“北上广深”,已经变成“深上北”,而广州则有跌入二线城市的危险。
从同比涨幅上看,虽然广州9.2%的涨幅与北京10.4%十分接近,而且广州依然排在了全国第四的位置,但如果考虑到天气和雾霾因素的影响,其实广州与北京的实际差距十分之大。最重要的是,12月份实际上是2015年的收官月份,其翘尾因素十分明显,而且很大程度上预示2016年的走势。但从环比涨幅来看,深圳最高达到了3.2%,上海达到了2.1%,厦门达到了1.3%,杭州、南京均达到了1.2%,福州达到1%,,天津达到了0.9%。广州仅仅达到了0.7%,与南昌相当。这显示出,即便到2016年广州房价上涨动力依然不足。
在一线城市中,上海最有可能在2016年复制深圳2015年的涨势。因为无论同比环比,上海都仅次于深圳。上海一位改善型购房者告诉新华社记者:“现在在上海买房要抢!”仲量联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顾东尼表示,2015年上海住宅成交量创出六年新高,全年成交总量同比增长51%。在强劲销售的支撑下,开发商纷纷在第四季度提高售价。2015年第四季度上海高端住宅市场均价季度环比上升1.9%。这一情形,已经与深圳十分类似。
相比之下,广州不仅与深上北拉开了距离,而且面临着跌入二线城市的危险。
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新建价格住宅指数,厦门12月均价为22206元每平方米,比广州高出5148元。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从2010年以来,厦门房价上涨35.4%,广州上涨33.4%,厦门比广州高出2个百分点。
广州楼市为何为何如此疲弱?一财网今天发表的《广州房价为何跑输北上深?》一文认为,供应大、库存多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广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够理想,人口吸纳能力正在减弱。对比北京、上海这两座世界性城市对全国甚至境外人士的吸引力,对比深圳对高新技术人才、金融人才等的强大吸引力,广州这几年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减弱。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全国10大都市区人口与房价报告》显示:在亚运之前,2005-2010年广州人口导入数据非常迅速,年均增长5.3%,位列10大都市区第三位,这段时间房价迅速上涨;2010年以后,都市区人口年均出现负增长,增幅为-0.8%,表现为人口导出(广州常住人口还是正增长),都市区人口这一主要支撑动力缺失,未来房价增长空间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广州土地面积为深圳的3 .7倍,深圳连续几年在两个关键指标上,实现了对于广州的赶超。先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全面超越,这是一座城市的现金财富;然后是房价的全面超越,这是一座城市的资产财富。尽管高房价往往代表了深圳一大痛点,但从城市对于财富的吸纳能力来说,却是一项重要指标。而且,照目前发展态势,深圳有望今明两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广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