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静的 《超级雾霾》点了谁的名?告诉你吧:深圳例外!

(2015-03-01 09:28:26)
标签:

柴静的《超级雾霾》

点了谁的名?

告诉你吧:

深圳例外!

柴静的 <wbr>《超级雾霾》点了谁的名?告诉你吧:深圳例外!

柴静的 《超级雾霾》点了谁的名?告诉你吧:深圳例外!

 

胡文

 

昨天,至少有三件大事值得关注。一、央行降息25个基点;二、深圳连续第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三、柴静《苍顶之下》上线播映。这是我按照传统新闻价值大小的排序。但是,谁都知道,昨天被刷屏的恰恰是《穹顶之下》。

 

作为媒体人,我最终选择看完柴静104分钟的《穹顶之下》。正如有人所言:柴静的意义最少有四层:1,公众人物要多发话,少发嗲:2,为明天呐喊,不为今日苟且沉默;3,做最小的事,把它做到最大;4,对一个人的威胁,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为所有人做的,一定也是为自己做的。为柴静点赞,为今年第一阵春风点赞。的确如此。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深度报道的一次示范操作——新闻系学生必看读本。倔强的柴静超级煽情,也超级科普——这就是一部柴静版的《超级雾霾》——和韩国《超级中国》一样,依然有着央视范儿。

 

有人甚至说,这是自媒体与官方媒体的一次分野。在我看来,其实言重了。《穹顶之下》几乎是柴静带着央视的余温而做的——而这正是一种融合。而我想说的是,这部纪录片,同时检验了昨天所有“全国文明城市”真正的成色——如果你所在的城市依然笼罩雾霾的阴影之下,那么所谓“文明”也就没有了意义——杭州的着急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看,《穹顶之下》也与深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穹顶之下》是一部会讲故事的“说新闻”。作为加强版的“新闻调查”,柴静的《穹顶之下》点了哪些城市和地方的名字?我作了一项记录,它们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沈阳、成都、石家庄、西安、哈尔滨、杭州、唐山、临汾、孝义、宣威……这些几乎都是PM2.5超标天数严重的城市。被点名最多的省份是河北和山西,其次是江苏。深圳倒是被点名了两次,但好彩的是:一是肯定了深圳的停车管理——这相当于表扬了深圳交委,所用的图片居然和“文过是非”文章《深圳交委:请将枪口抬高一厘米》(2014年12月2日)相同;二是提到了深圳港口和轮船燃油排放——而这正是深圳下一步大气治理的重点。

 

昨天深圳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全国城市类的荣誉和奖项中,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最高荣誉。从2005年获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开始,深圳连续第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其含金量十足。

 

但我认为,在深圳所有骄傲中,空气和阳光才是深圳最大的骄傲。正如我在《这些年,小兄弟深圳是如何“混”出来的?》一文中所强调的:惬意生态是如何炼成的?看过《穹顶之下》之后,我再次复述如下:与自由、包容、创新的人文创新环境相比,能够自由呼吸、头顶蓝天、拥抱太阳的自然生态更加难能可贵,因为这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生命要素。从这一点来说,生活在深圳,我们是幸运的。但我们离不幸并不遥远。

 

《穹顶之下》也是一部关于雾霾的科普片。但普及之后,许多人心里都会沉甸甸的:未来之路,又在哪里?但实际上,深圳给出了一个答案。这种呼吸之痛,深圳同样经历,而这一切不过十年:10年前灰霾天气187天——不可想象地占了全年一半,10年后灰霾天气不到100天;PM2.5最高浓度62微克/立方米,如今下降到34微克/立方米。深圳的代价是:深圳淘汰和转型低端企业超过1万家,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16大重污染行业基本退出深圳——而这几乎就是华北今天的现实。2015年,深圳力争将PM2.5最高浓度降到33微克/立方米。无疑,超级深圳已经有了大气磅礴的模样。

 

果真如此的话,柴静能否拍一部《穹顶之下》下篇——《深圳之上》吗?

 

期待有那么一天。(题图照片:云海深圳 摄影:姜文华)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柴静的 <wbr>《超级雾霾》点了谁的名?告诉你吧:深圳例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