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不予回应”的底气从何而来?

(2010-11-08 22:12:30)
标签:

财经

 百度:“不予回应”的底气从何而来?

胡文

      就在3Q大战令人眼花缭乱之时,百度被商机网爆出涉嫌“勒索式”营销的新闻。(见11月5日《深圳晚报》)两则新闻叠加在一起,使互联网江湖的血雨腥风和丛林法则像一部3D大片一样,显露无遗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3Q双方依然在隔空喊话。明战也好,公关也好,均使事情的原委更接近于真实地展现出来,公众能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是非判断。但百度涉嫌“勒索式”营销的报道却嘎然而止。原因是,对此报道,百度的态度是“不予回应”。不予回应,包含着两种态度,一是默认相关指控,二是并不在乎相关指控,觉得不过尔尔,不需要通过表态或公关来澄清自己和维护形象。只是寄望于大事化小,逐渐为公众所淡忘。这也意味着,铁幕一样的“勒索式”营销仍将在现实中不断上演。今天,封杀式的屏蔽发生在商机网上,明天就可能发生别的企业身上。事实上,深圳的博士眼镜、汤斯敦珠宝等诸多企业都有类似经历。这对任何中小企业来说,这都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剑。今天你作为一名围观者,明天可能你将被围观。在3Q大战中,连马化腾都为当初的围观而后悔,更遑论其他?

     可巧的是,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给中新网IT频道的信中回顾了自己的历程,其中恰恰谈到了百度。这段话在百度“不予回应”这一新闻的背景下尤其值得关注:“ 我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也往往会把我的好恶施加在产品上。做安全,按理说就是杀木马、杀病毒,但是互联网上最大的恶却并不是这些。马化腾说,我曾经跟他说联合起来打百度。这是事实,但是还有其他的话他没有说。马化腾曾问我怎样做搜索,因为我跟他明确表示过我对搜索根本没有兴趣,而且我认为目前的搜索市场根本就没有我周鸿祎的机会了。我跟他说,一定不要像百度那样做搜索,不要把竞价排名混合在自然搜索结果里。而且,为了赚钱就把一些欺诈网站推荐给用户,让用户上当,在我看来这就是恶。”

     周鸿祎在3Q大战中的做法暂且不论,但在看待百度的问题上,周鸿祎可谓一语中的。在任何一个行业,每家企业都有一个天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搜索的结果应该相对客观,近乎于新闻事实本身。竞价排名,实质上是一个以资金投放为标准的人为排名,这相当于广告。而新闻与广告的区分,早已是对于公共媒体的基本要求。相应地,应是自然搜索和竞价排名的分离。但是,这一常识却被具有公共媒体功能的百度有意混淆起来,从而为“勒索式”营销创造了条件,也为“寻租”大开方便之门。与此同时,公众的知情权和企业的名誉权都受到了侵害。更严重的是,当有关企业遭遇类似事件时,尚无一家权威机构赖以维权,也无一部法规规范相关行为。

   在占据搜索市场70%份额,形成相对垄断的情况下,百度“不予理会”的态度是顺理成章的,这便是它的底气。有如相关评论所指,无论3Q大战还是百度“勒索门”事件,相关法律滞后和规则缺位已经成为互联网持续发展的一块短板。能不能建立来自多层面、具有权威性,独立的互联网市场秩序监督委员会,接受企业和用户投诉,维护其合法权益,探索规范产业竞争、保护中小企业创新、反对超大企业垄断,已经显得格外迫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