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505读本小学一年级 |
分类: 乐乐的读本 |
http://s9/bmiddle/001RkyKDgy6SU3QjjL2f8&690这套书,乐3岁之前就耳闻,还曾试探性地买回来一本,印象中那会儿的小乐靠在我的胸前,听得很入神(但说实在的,乐妈觉得对当时的乐有点深,所以没有接着买回来),前段日子,考虑了一番,想即使重复了其中一本,也要买回来,因为这样的书对孩子来说,其价值是大于一般的课外阅读的。
买回家,小乐看了一眼就说,这个书以前不是有过吗?(要不说小孩子的记性就是好呢),当乐妈告知以前只有一本,现在是全套时,小乐也只是拨弄了一下,就去翻其它的书了,小时候不是很爱看的吗?难道真是错过什么书都是爱不释手的阶段了吗?
不过,对此,乐妈可没有灰心,因为这样的书肯定是给乐送到眼前的,晚上,小乐看完自己的故事书准备睡觉前,乐妈拿起这本书,小乐第一反应就是不要。不要,没问题,好的,那咱就睡觉吧。
啊,那不成,那还是听吧(与睡觉相比,即使再晚,小乐还是要听故事的),不过我要听“战争与和平”那一节
,哈哈,听哪一节都成呀,只要听就行了。于是自此,小乐每晚必听,而且每每乐妈说讲两小段,往往最后演变成三四段或者五六段。
怎么说这本书呢?这不故事书,没有特别精彩的情节吸引孩子的眼球,然而这本书却教会孩子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角度,却并非一般的故事书所能比拟,所以,乐妈当然要积极推销了。
http://s15/mw690/001RkyKDgy6SU57ZHQ22e&690
《汤小团
东周列国志》,当小乐从饭桌上下来,边奔向卧室边雀跃地叫喊着看书了;当中午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小乐还津津有味地捧着这套书时;当合上最后一本,小乐问妈妈,那个《汤小团
两汉传奇卷》怎么还没有呀,并一遍一遍地叮嘱乐妈,一有就马上买回家时,你就知道这本书的吸引力了。
虽然乐妈自我感觉,这与其说是一套历史书,不如说是玄幻小说,虽然里面介绍的历史人物与事件都是相对准确的,可是因为他介绍的太不完整了,也不饱满,真正称不上历史故事。但是,孩子喜欢又有啥办法呢?
http://s2/bmiddle/001RkyKDgy6SU5BoH17e1&690
不得不承认,当初买这本绘本时,乐妈自个就被这样的题目所吸引,”开往远方的列车“为什么要开往远方,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
到了家,放在床头,可几次要拿起,小乐会说这个故事内容太多,来不及讲,于是乐妈也没有往下翻。直到有一天再次打开,小乐还是同样的说词,内容太多不要讲时,乐妈并没有管他,而是自己独自一人品味起来。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冲击着乐妈的内心,一路的无助,一路的彷徨,最终却在一个温暖中得以获救。于是乐妈带点强迫性地给小乐讲开了这个故事,然后呢,小乐和乐妈一同坠进这个故事里。后来小乐告诉妈妈,我之前翻过这个书,没看明白。
噢,那现在呢?现在明白了,是呀,不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不认真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怎么能明白呢?
http://s6/small/001RkyKDgy6SU6EOz8pc5&690这是书架上的一本绘本,很久以前听过,小乐这个月又从书架上抽了下来,说,妈妈我要玩一会儿,结果就是坐在妈妈的腿上把这本故事书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又看了一遍。
一个只会要求别人付出的女孩子的故事,不知道小乐再次翻看时能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http://s10/mw690/001RkyKDgy6SU6kzloZc9&690
小乐没看一套书时,乐妈极力地想他看(当然是心里偷偷的),可看完了,乐妈又觉得是不是看另一套更好呢?说阅读不要有功利性,却发现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自己的功利心却总偷偷地溜出来,好怀念乐乐小时候,躺在乐妈怀里,指着哪一本说要听时,乐妈就屁颠屁颠地过去拿,压根儿一丁点的杂念都未曾冒过头,真得该鄙视一下自己。
《新教育的一年级》接去年下半年的6本,这是上半年的6本,应去年答应小乐的承诺,乐妈赶在特价时给买了回来,买回来时,乐妈想,这套书小乐还会看吗?
没想到摆在客厅地上,小乐居然看完了汤小团后就主动地拿起了这一套(看来这套书还挺吸引小乐的),然后就是两三天一本一本地过,乐妈感觉这阅读的速度明显地快了嘛,回头一番去年的记录,果真缩短了一小半,这孩子,你是在看书吗?
最逗的是,前两天在床上跟他姥爷讲话,告诉姥爷,我还没吃晚饭呢,我现在正在床上吃东西呢,并让他姥爷猜一猜吃的是什么?然后哈哈大笑地告诉他姥爷,我在吃书呢。看书也就是吃书,对的,宝贝,书是我们共有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