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适用房门槛降低不见得是好事——新民网专访

(2010-03-30 22:03:58)
标签:

房产

经济适用房

门槛

分类: 住房保障
经济适用房门槛降低不见得是好事——新民网2010年3月25日专访
 
主持人黄珏: 昨天上午,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在第三届上海市“民生访谈”活动中透露,今年下半年,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工作将全面推开,准入门槛肯定会逐步放低,但住房面积这一条不会放开。相关话题,今天我们连线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

  陈杰:我感觉,经济适用房门槛放开后,第一个政府很难满足这么大需求,第二个也不合理。先说第二个,按照社会保障的原则,理应是从最低收入一步步地演进。但现在买得起经济适用房的不是住房最困难的人群,为什么要首先考虑他们的需求?越是放开门槛,越是不合理。然后,放开门槛,把老百姓胃口调了起来,但政府又根本满足不了那么大的需求,会很被动。还不如先一点点做好,满足一部分后再降低门槛。

    市房地局说要年内完成经济适用房占全部住房20%的目标,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悲观的。从2008年就说要经济适用房要占到25%以上,但到现在来看,全上海才几个项目正式开始发售。土地现在实在很难找了,又要考虑不能让住户住的太远,又要考虑地价,选址太有限了。而且不考虑成本问题,就是审核和审核的监督成本都很巨大。从去年11月到现在,搞了4个多月,几百户家庭的核查还没有完全搞好,为此投入的社会成本太大了,浪费了太多社会资源。不搞又不行,多少双眼睛都盯着。这次各界盯住了,可能好一点,但下次呢?经济适用房项目中防止腐败的成本太高了。所以经济适用房不走样地推广开来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门槛越放开,浑水摸鱼的人越多,控制难度越大。搞不好最后又演变出来很多“七连珠”或转为公务员住房的事件,要么就像一些地区,经济适用房转身一变为商品住房了。

    现在保障性住房到底是发售为主还是租赁为主,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从学界到社会,包括各级和各地政府内部,也是有不同意见的。据我所知,即将出台的《基本住房保障法》中就已经不太提倡保障性住房配售,各方人士,学者专家和地方住房部门,都以支持配租的居多。

  就算经济适用房门槛降低,规模搞到20%或更高,又意味着什么?经济适用房价格低下来一些了,但商品住宅价格会更高。是不是要搞成一个两级分化,像香港那样子的,大多数人,40%的人,住政府提供的公屋,但是有限产权的。要买的起商品房的人,都是很富有的,非常高收入的人,才能享受这个到市场上去买商品房。如果按照目前这个思路的话,可能会向香港模式演化,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阶层分化会很严重。而且如果真是穷人聚集在一起,形成贫民窟,社会问题会很大。(完整内容,欢迎收听)

http://podcast.xinmin.cn/2010/03/25/415852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