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0月7日,《人民日报》以“新一代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调查‘沉下去’触摸30年”为题,报道了我院产业经济学系06级硕士研究生张兴瑞所组织的课题。
2008年暑假,张兴瑞所组织的课题团队通过激烈的竞争和答辩,获得北大林肯研究中心2008-2009年度研究生论文奖学金资助(1万元),科研题目为《城市“夹心层”住房支持:需求特征与组合金融方案改进——基于上海市的调查》。该课题指导教师为陈杰副教授,张兴瑞的研究生导师为芮明杰教授。
张兴瑞课题的构思背景是当前身处社会“夹心层”阶段的青年白领们所面临的住房苦恼:相比于高收入阶层,他们承受着更大的购买商品房压力,但又无法像低收入阶层一样享受住房保障政策。针对这一城市普遍现象,从今年暑假开始,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张兴瑞通过对35岁以下青年白领的调查,提出一套通过改进组合金融结构来进一步支持城市“夹心层”住房的方案。
在上海市青年白领住房支持调查中,张兴瑞确定了青年白领基本住房需求资金总额、住房可支付能力等数据,提出了白领住房支持的组合金融方案现状及改进措施。700多份有效问卷围绕住房到市中心的距离、建筑结构、小区环境、周边基础设施、住房所在区域等方面展开。
据介绍,目前该课题已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认可,研究成果将通过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送至相关部门。明年5 月前,他们将进一步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及上海市实际,探索符合上海市青年白领需求的住房组合金融改进方案,并完成课题报告。
《人民日报》:新一代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调查‘沉下去’触摸30年
复旦张兴瑞:关注“夹心层”
“接受改变现状的责任”
相对高收入阶层,要承受更大购房压力,同时又无法像低收入阶层一样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在一份名为《城市夹心层住房保障:路在何方?——基于上海青年白领的实证研究》的调查报告中,张兴瑞这样定义“夹心层”。
张兴瑞是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2008年暑假,他通过对700多位35岁以下青年白领的调查,确定了青年白领基本住房需求资金总额、住房可支付能力,提出了白领住房支持的组合金融方案现状及改进。
张兴瑞的调查显示,青年白领未来购房的期望总价为123万元,购房年限为毕业后7年,购房金融缺口大约50万元。
据介绍,目前该课题已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认可,研究成果将通过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送至相关部门。接下来,张兴瑞将完成青年白领住房需求模型的建构与实证演算及检验。
【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想让身边的世界更美好,就必须先了解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促使我参与组织了5次农村调查、4次城市困难群众调查。我信奉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是:接受现状,还是接受改变现状的责任。”
——张兴瑞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813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