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住房永远没有合理价位
——《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8月13日“经济学者说”之十二
房地产市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一旦房价失去控制,就会如脱缰野马,越涨越疯,一发不可收拾。。。。
----------------------------------------------
陈杰
——《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8月13日“经济学者说”之十二
防止房价暴涨暴跌、实现房价稳定,是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政府在实施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时所应追求的惟一目标。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围绕这个中心点展开。
http://www.china-crb.cn/HTML/2007/zhuanlan/20077766.html
经济学者岂能赌咒发誓
陈杰
——《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8月13日时评
近期徐滇庆教授在《中国房地产报》上撰文,题目就叫“深圳房价明年降了我公开道歉”,文中还说:“我们不妨再豪放一点:如果明年(2008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低一分钱,我一定在《南方都市报》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的市民道歉。”的确够豪迈。此言一出,确在舆论上引发了不小的地震,纸面媒体都评论连连,更别提网上的热闹了。还纷纷有人对阵对赌。
徐教授是我的前辈,也曾有幸有过面缘,本来不当议论,但还是有些话不得不说。本来经济学者卷入社会发展问题的争论、参辩民生话题,也在情理之中,很多时候还是社会之需、职责所在。不管何种动机与缘由,各方经济学者一直是媒体宠儿。但经济学者,在借助媒体而强势进入社会舆论时,到底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和原则呢?我个人以为,应该是“传播学理以启发民智,介绍先进知识与经验以引导健康的思维和观念”,而不是在于验证自己未卜先知、神机妙算,以树立个人言论权威。
经济学之所以区别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医学,是在于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现象都同时有很多力量在共同作用,导致没有一条必然的规律可以借用来告诉你未来必将如何。天文科学非常复杂,但借助牛顿力学,人类很早,大概几百年前,就能非常确定地知晓某个行星在何时何地出现,包括其1000年以后将要运行的轨迹都可以非常精确地描述出来,现代科技更是可以精确到分厘不差。因为只有一种力量在作用。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就不是这样了,每个经济现象中都有很多力量同时作用,而背后的每个力量又往往都有可能在随机地、难以捉摸的变化之中。因为经济事务事关每个人,往往我们还是置身其中的导演,这就更让经济事务的发展方向不可能准确测算。比如,至今还没有哪种经济学或金融法则能100%预测准明天的股指具体值,因为一旦100%准确,那么知道的人们就一定会从中牟利,从而改变运行轨迹。
所以明智的经济学者只应该告诉民众,未来应该会大致怎么发展、为什么会这样,让民众自己学会去分析、判断,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宣扬将来必是怎样。再好的经济学理论也只能是拟合长期趋势,在长期内得到验证。
回到房价这个问题来看,也是如此。单来自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就足以让房价变得十分不可测,而政府调控政策本身的变化又是不可测。中国房地产市”旧砘故鞘苷府政策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这个非常时候,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多。经济学者可以谈大势,但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和个人判断加于社会大众,非让所有人信服,就不该是学者应该做的事情了。
当然我看到在上周的《中国房地产报》上,徐教授开始列出自己认为房价继续上涨的5点判断理由,这就很好,对读者们很有参考意义,尽管读者们并不一定全部认同。但其中最后一条,新闻媒体添油煽风,推波助澜,那么像徐教授这样言之凿凿,都豪赌明年深圳房价不下跌的行为,又是给民众什么样的心理刺激和暗示呢?又算什么呢?最后,如果再较一下真,所谓明年7月11日深圳房价不下跌,从房地产专业上是个模糊的说法。因为房地产业内部都知道,标准没定,房子不同时期价格不好直接比较。如果深圳好事的开发商们偏偏集体不喜欢这个赌注中的某一方,只要联合起来,都能按自己意愿让其中一方输个“含冤”而败。当然,还不要忘记我们可敬的房地产统计部门的“统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