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面孩子的欲望(二)

(2011-04-08 08:59:45)
标签:

玩具

据为己有

反对

欲望

分享

分类: 育儿记事本

     直面孩子的欲望

            —— 和玩具的关系不是很大

              图/文  笑晨阳

      件事已经过去好久了,但印象深刻:越妈——也就是我妹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这样做的人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2ZH00SIGG.gif

一天我带腾腾到越妈家玩,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 就在我们要回家的时候,儿子突然提出要把越越的一个玩具带回家。

“那可不行,那是越越的玩具。”对于儿子的这类要求,我向来坚决反对。在我看来,不管对方是自己的什么人,不管那个玩具是贵是贱,只要东西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能有拿回自己家的想法。

当我说出这句话时,很担心反对的结果。有一次我们去小姑子家。腾腾看见一个玩具说想要拿回家。我当即表示了反对,但是他小姑父却在把我们送上车的时候,硬把玩具塞进了腾腾手里。说是他哥哥已经不玩了,在家里也是闲着,还不如让腾腾拿回去玩此时我总不能从腾腾的手里把玩具抢过来扔到他姑父的手里吧?就这样,腾腾把那个玩具带回了家。实际上,回家后他再也没有玩过。http://s6/middle/6591cda7xa05e72194495&690

腾腾,这个玩具是姐姐的,首先要问一下姐姐是否同意。还有,如果你把这个玩具拿回家了,下次你来不就少了一个可玩的东西了?”就在我担心时,我听见了越妈的声音,心头一惊。

“是啊,三姨说得对。”我赶紧大力支持。

“越越姐姐,我可以拿回去吗?”看到“主人”反对,儿子没有像刚才那样坚持己见了,转而问越越。

 你看姐姐不同意你拿走她的玩具。下次再来的时候,还可以和姐姐玩。你拿回家了,姐姐想玩就玩不了了。”我从越越的表情看出,她也不同意腾腾的做法。于是赶紧支持越越。

“都不让我拿!”腾腾有点生气,开始向门外走。

“越越,你让弟弟拿回去吧。你还有那么多呢。”就在我悬着的一颗心刚放下,没想到越爸说话了。

 “妈妈,我要拿回家!”已经走到门口的腾腾,听到有人支持,又扭头要取那个玩具。

“不行的!”我和越妈同时说到。

你这人,就一个玩具,就让腾腾拿走吧!家里还有那么多,平时越越根本就不玩这个。”越爸开始批评越妈。

越爸的这种想法,可能和腾腾小姑父的想法是一样的。也和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的人的想法一样。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一大堆的玩具,多一个少一个并不会影响什么。有的玩具别说玩,可能买回来没多久就忘了但是,不管别人有多少玩具,不是自己的,就不可以随便拿回家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时候碍于面子,孩子已经说了,大人不表个态,总觉得不合适似的。于是不得不委屈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大人的这种想法,在有意无意中,纵容了孩子的欲望。

由于我和越妈的坚持,腾腾打消了把玩具拿回家想法。在越妈送我们的时候,腾腾和越越边走边玩,一会儿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很多爸爸妈妈和我的想法一样,是真心反对自己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回家的:先不说他要拿的东西值不值钱,光是这样的习惯是万万不可的。但是遇到别人的孩子要自己家的东西时,又会不由自主地做出支持孩子错误做法的举动。好像不支持,反倒是自己做得不对了。所以这样的情况就经常发生着。

想要把别人的玩具拿回家,和我们平时强调的“分享”是完全不同的。孩子明知道这个东西不是自己的,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没有,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念和行为,产生了想拿回家的错误想法。

其实孩子在6岁前拿别人的东西是不涉及思想品德问题的。但是,如果形成了惯性,问题是不是就严重了?

来想想,这件事还有别的处理办法,告诉腾腾,他可以向越越玩几天后再给越越送回来或者告诉腾腾,下次来的时候,带上一个越越曾表示过喜欢的玩具交换一下。

同样是把玩具拿回家,但背后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不再是刚才理直气壮的因为我喜欢,所以我就要拿回家

http://s6/middle/6591cda7xa05e89e38ef5&690

    在生活中,腾腾想要别人的东西时,我是坚决反对的。但是如果他只是想拿别人的东西玩一会儿,我告诉他可以问问主人——当然都是他自己去问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是不会帮忙的。一般有两种情况:1是那个孩子同意他玩,这种情况下我最省事了,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就行了有时候还为儿子的性格暗自高兴2是那个孩子不同意。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和他交流,让他回忆一下,有人向他借玩具他没有给的事,让他站在那个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还要玩人家的玩具,那就自行解决吧

 我想孩子想要带回家的不仅仅是一个玩具,还有一种思维模式,一种习惯——一旦养成,再要改掉就会很费劲。经常听说有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这时候家长的态度和方式对孩子而言太重要了。那就在一开始,帮他养成好习惯吧。

                                         

  (上次有感于儿子看电视和贪心玩具的博文“直面孩子的欲望被“家庭&育儿”杂志社看中,今天收到了刊有自己文字的杂志,心情小小激动一下

        

http://s14/middle/6591cda7ga39c56a3d15d&690

                                        2011年2月2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