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童话绘本:《找不到的衣裳》
标签:
育儿 |
分类: 暖暖阅读 |
http://s7/middle/6591b094hc5f47923cb16&690
《弟子规》,很多爸爸妈妈、老师都教孩子读过。它是清代的李毓秀在“三字经”的基础上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的,《弟子规》原称《训蒙文》。三字一句的弟子规精练简短,三字之中含义不浅,对于小朋友来说虽然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要很快理解并非易事,所以每每给孩子读弟子规,还是需要爸爸妈妈、老师用白话文再翻译一番。
但是直译也有其局限性,白话直译,孩子当时能理解了,却不一定能深记。没想到,如今有了根据“弟子规”的文字编写的童话绘本。以童话的形式来解读对孩子来说显得有些深奥的弟子规,更易理解,也更乐于理解。
这一本叫《找不到的衣裳》,它选取了《弟子规》中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而改编此文。根据弟子规这个原文直译,是“摘下来的帽子,脱下来的衣裳,要定位放置;不要乱放,以免衣帽弄脏。”
《找不到的衣裳》说的是叫“白眼圈”的兔子找不到自己的衣裳了,到处找也没找着,它问了许多别的小动物,那些小动物们说可能在某个地方,为什么它们这样说呢?因为以前“白眼圈”就曾把衣裳落在那些地方了,但是“白眼圈”找了那些地方,也都没有。后来终于在鹅大婶那找到了,可是又被风吹走了,最末是“斑点点”帮它找回来,还给它的。找衣裳这件事一波三折,“白眼圈”再也不敢乱扔衣服了。不穿的时候,就把衣裳挂在衣架上,很爱惜。
给宝贝读了这个故事,宝贝听得很认真,因为她其实也有乱扔衣服的坏习惯呢。不仅是衣服,平时玩过的玩具,有时也不会及时收拾妥当。正好通过读这本书,把这个道理灌输给她。在读的时候,我们没有直接说不能怎么样怎么样。而是通过读书的口气,让宝贝感受到了小兔子找不到衣裳的焦急,还有它的那些朋友们说可能在哪里,说明“白眼圈”真是很马虎,曾经弄丢了好几次衣裳。宝贝听着,说它真不乖。是啊,小朋友心中也有杆秤,他们也知道以这些好坏习惯来衡量一个小朋友乖或是不乖呢。在故事里将这些道理渗透给宝贝,相信她能够明白并养成好习惯。
书的封二,记录了这本童话绘本,选取自弟子规哪段文字,以及内容简介、书中角色介绍
白眼圈找不到自己的衣裳,着急的样子。
白眼圈找了很多地方,没找到衣裳。后来,找到了,可是一阵风又把衣服吹走了。
后来,白眼圈就很爱惜它的衣裳了,把它们挂在衣架上。
书的最后一页,说明了这个故事的道理。
告诉读者要“养成整洁有序的好习惯”,还给小朋友们设置了一些小问题,可以让小朋友边读边思考。
这样本土的绘本挺好的,虽然可能还处在起步的状态,希望能越来越多,可以让小朋友读到更多更好的本土绘本故事。
这本书的编者很用心,书的四角都是圆角设计,不会刮伤到小朋友娇嫩的皮肤。
http://s10/middle/6591b094hc5f4791e3d89&690
http://s10/middle/6591b094hc5f4793a8539&690
http://s4/middle/6591b094hc5f47951b413&690
http://s8/middle/6591b094hc5f4795e95a7&690
http://s9/middle/6591b094hc5f4796e4c18&690
http://s7/middle/6591b094hc5f47dba6a96&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