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一名青年科学教师听语文课《怀疑与学问》有感

(2019-03-30 13:15:01)
分类: 八面来风

久闻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课以大气著称,这正是我缺少并努力想要达到的境界。我认为学科是相通的,我是一位中学科学教师,但我一直对语文很感兴趣,也很喜欢聆听语文课,因为我一向觉得文科和理科本一家,科学课堂也应当体现语文课堂的灵动洒脱,语文课堂也应当有科学课堂的理性逻辑。

问题设置简洁严谨、环环相扣。肖老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作为引入如果文章的标题不用《怀疑与学问》,而用课文中的短句作为标题,你会选哪个?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运用朗读的方式,抽丝剥茧。学生在接下来的交流、讨论、逐一筛选更优标题的过程中,就是怀疑的过程,就是做学问的过程,思辨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非常完美地演绎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接下去肖老师又追问: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与作者的标题有何区别。并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说服自己应当选哪个更合适。在这个过程中议论文的论题、论点的区分在体验中得以突破。

教学过程逻辑严密,行云流水。肖老师让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必须步骤,基于条件,能否互换?又让学生尝试解剖文中短句。学生通过改变文章结构的尝试对议论文的行文结构一清二楚。最后肖老师这样问学生:顾颉刚老先生的文章教会我们要学会怀疑,那你对文中最后一段的语句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这句话中的用词有没有和顾老先生不同的见解呢?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大多觉得这个词用法不是特别恰当,改为大都较为合理。这就是学以致用啊,这才是带着怀疑思辨去学习,而不是全盘接受式的学习,这是这篇课文生成性的价值所在,而不仅仅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文本素材。肖老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循循然善诱人、关注学生。肖老师多次叫没有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这点我很佩服。因为叫起来的孩子可能会沉默,干站着;可能会回答错误;甚至可能答非所问,让教与学陷入两难的境地……这样不是反倒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导致没法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吗?当那位学生如我预料得那么缄默时,当我为这样大型的展示课上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时着急时,肖老师俯下身,循循然引导他,帮助他找到自信,让这些孩子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我从心底里是很佩服的,可敬。正如陶老所提倡的: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肖老师正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和传承者。我们的课堂要有深度,但更要有温度。

肖老师的课堂设计就是在写一篇怀疑与学问的文章,文理不分家,课堂应如是。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将不断地疑,不断地学。

                                                     

                                                  平湖市城关中学  科学组富凯明

课堂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一名青年科学教师听语文课《怀疑与学问》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