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读教学的思考 ——肖培东
(2015-12-29 21:32:41)分类: 我们的声音 |
1.联读,在挑战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和解读能力。你读了多少,你的课堂就会呈现多少,做有底气的老师,才能在联读教学中游刃有余。
2.联而不读,联而不比,联而不提,联而不结,我想,就不是我们要的联读课。
3.联读,是大阅读,方法的指导就很重要,没有方法,只灌输结果,这样的联读不如细读一文。
4.联读,决不能上成阅读题练习课,失去了文学的品读,失去了语言的品析,失去了内容的探究,那就是机械做题。
5.联读,最关键的手段是比较,比较并归纳异同点,为学生立体型阅读打开一扇窗,教师就要有比较的角度和途径,就要预设出不同个性的学生读书产生的多元思维。联读,是提升阅读能力至高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6.联读,不能平均用力,要有主次又有层次。
7.联读,不能过于饱满,与其蜻蜓点水,不如量少质高。
8.联读的主体是学生,联读的内容是文章是语言,联读的关键是思维,联读的途径是比读,联读的引导是老师。
9.联读课,要有取舍,要重点。联读,不是炒大杂烩,不能走过场。
10.主问题教学是联读课活跃并达成目的的关键。
11.求多,永远不是语文课的目的。再多的杂草,对田野都是荒芜。
12.联读课,把握不好,很容易变成模式课,贴贴标签,对对按钮,这样,走马观花,联读意义就不大了。
13.联读,偶为之。细读,读好一文,教好一文,教深一文,比匆匆的联读教学更有阅读实效。
14.方法比结果更重要,可惜,方法总是被忽略。
15.语文教学,还是实实在在的来展开最好,别太着急。
前一篇:无比芜杂的心绪 肖培东
后一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