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2021-07-13 09:30:00)
标签:

石马寺

北魏石窟

山西旅游

昔阳石马寺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五月份随北京古迹群海淀组在山西三日访古,在昔阳参观四处国保文物,文保的批次比较靠后,没有什么期待,奇怪的是都比较少见,一个是石马寺(国七),被盖在室内的北魏石窟,一个是崇教寺(国六),四四方方“回”字形布局的寺院,而昔阳的大寨人民公社旧址也是建国之后的少量国保文物之一(1966年,国七),离相寺(国八)正殿的宋代木构而外立面有西洋的样式,昔阳的四处古迹让人记忆深刻,特别是石马寺,明明是一个中型石窟,从外观上根本看不一点点石窟的样子,整个石马寺的外观更像一座古堡,有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也可以说像一个军事堡垒的寺院。而石马寺内部各种建筑把石窟包裹的严严实实,建筑与摩崖岩壁自然结合,远看真的以为是普通的寺院,而实际上,每个建筑内部都是岩石上的雕刻艺术品的展示,先后历经北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开凿,三个比加大的石窟,摩崖造像1500多尊,长达600年的佛教雕刻,虽然是民间手艺,没有出彩的代表杰作,但从数量讲,算是很难得的早期石窟遗存,值得记录。 

    1、关于石马寺的地理位置和开凿年代,石马寺有一块摩崖石碑,字迹已漫漶不清,但可辨认时间年款,大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这是公认的石马寺石窟初建时间。这个年号是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的分界点,在这个历史时期晋阳(太原)处在最重要的历史上升期,通过古道把平城(大同)和洛阳联系起来,把太原和邺城联系起来,而这些古道边上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皇家工程带动下,开凿了很多民间石窟,形成北朝石窟的高峰,石马寺石窟也是古道上的石窟之一,如果剥离出建筑的存在,石马寺石窟也是依水而建的石窟群,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所选择的地理位置相似,按时间点说就是仿龙门的样式,包括大佛的佛衣样式,有龙门的风格。我只是有点疑惑,这么早期的石窟在山西只能评上第七批国保文物,山西元代的木构建筑可以是第六批国保,而中型的北朝石窟只能是第七批,开河寺石窟群也是如此,只能说山西好东西太多了,而民间石窟的艺术水准低,拉了石窟的后腿。 

    2、石马寺石窟的保护建筑,说白马寺石窟的外观不像石窟,是因为沿着石窟的外立面修了一圈保护崖壁造像的建筑,石马寺最大的摩崖造像群在最高处亭子下面的巨石的四周,是个面都有摩崖造像,而巨石的外立面实际是个环绕曲线,建造者巧妙地围绕这个曲线,大约相隔2-3米的位置修建了厚实的高墙,高墙上开门和窗,给室内照明,高墙顶部与崖壁顶部用竖砖起劵拱,劵拱之上做了假屋面造型,在室内形成内部空间走廊,这个竖砖劵拱的曲线走廊,是明代的偷巧杰作,被当地旅游业冠以“全球绝无仅有的悬蜗卧顶特色建构”的标签,有点名不副实,最多是因地适宜的砌砖建筑结构,没有任何科技含量,宣传噱头而已。沿着巨石的东西南北方向都修建了建筑,而这种保护建筑对石窟本身的意义不大,反而感觉石马寺石窟的保护有点用力过猛,主要是指明清时期对石马寺的用力改造,对石质佛像的泥塑改造,对失去的佛头的恢复,对石窟造像的考古辨识和保护,都存在着很多遗憾。否则以北魏开凿的石马寺石窟的现有规模,不应该才是第七批国保,石马寺石窟全部造像划分为七个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块排列呈“品”字形的巨大岩石周围,北侧巨石以北、西、南、东崖为序,依次为一至四区。南侧巨石北、西二崖分别为五、六区。西侧巨石东崖为七区。现存摩崖造像龛313个,造像359躯和石窟3个,窟内造像龛1036个,造像1061躯(《山西昔阳石马寺石窟及摩崖造像》晋华、瞿盛荣)。高1米以上者66尊。其中,北魏、北齐造像约占70%,其余均为隋唐作品。算是一个不小的石窟群了,就是布局凌乱无章法,被分割成寺院中的各种殿,把人转的晕头转向,可见开凿是无序和随意的。而把无序的造像硬是规划成各种殿堂,也算是费尽心机了。 

    3、石马寺大佛像 石马寺有两座5米左右大佛龛,这是最主要的佛造像,也是石马寺早期开凿的主题,其中被专业人员标注为7 6号龛的大佛立像,因为胸部以下的泥塑层完全剥落,露出原始的石质层,有一些简单的衣饰纹样,依据纹样猜测出与龙门石窟的大佛衣饰相同,属于龙门皇家样式的传播,与开凿的时间点正好对应。这种底层原始雕刻的露出,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是后世维修无法覆盖的信息,当时看到这种纹样很激动,好像证实了一些秘密的存在。而大佛像身上的很多孔洞,就是后世(明代)泥塑用的锚固点,如果能全部剥离泥塑层,露出北魏大佛的真容就好了,期待着。石马寺大佛测量数据,尖圆拱龛,尖拱楣上凿出人字形凹槽,下悬一宝珠。龛高520、宽300厘米。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二武士,武士分立龛外,形象诡异,因造像有头盔(头饰)和护肩甲而定位武士,不是赤身力士像或者穿盔甲的天王像,是地位比较低的护法神,天龙八部之类的护法,这种造型很少见,被誉为神奇的小怪物。大佛立姿,高460厘米,面相方圆,螺发,额中有白毫相,着双领下垂架装。手皆残,似施无畏与愿印。浅浮雕二菩萨高210厘米,面相扁圆,头戴三叶宝冠 ,被帛在肩部呈三角形。 龛外左右两侧凿出方形浅龛, 高180、宽90厘米,内浅浮雕二武士。特意和武士合影留念。

    总之,石马寺是一个奇怪的石窟造像群,寺内有一座当地文保单位收集的石刻博物馆,展出一些石碑和造像,其中有石马寺的两座老石马雕塑,风化严重,属于有马鞍装饰的墓地石马种类,原来以为可以附会昭陵六骏之类的神马,结果很失望,也就是明代的墓地石马,没有神采,石马寺没有神马,可惜了周围的石马山、石马河、石马村的传奇,看来石马寺的文宣自古以来就是败笔,所以石窟也没有广泛流传,只能默默积攒着人气等待爆发的时刻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山西昔阳石马寺,被盖在屋里的北魏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