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1,641
  • 关注人气:6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2021-01-18 09:19:09)
标签:

释迦文佛塔

罗汉像

广化寺塔

共命鸟

福建旅游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到福建莆田市旅游选择住在凤凰山下的旅馆,方便在早晚光线好的时候参观释迦文佛塔,从旅馆到石塔徒步要绕过凤凰山别墅区,据说这个别墅是莆田最顶级的富人区,我也吓了一跳,这个小区外墙居然有一圈护城河,莆田的“紫禁城”,占据了莆田南山(凤凰山)最好的位置,严禁行人通行,非常霸道,这个小区和广化寺之间就是释迦文佛塔的地理位置。释迦文佛塔也叫广化寺塔,这个广化寺在福建地区很有地位,属于福建四大丛林之一,是迅速崛起的新兴佛教寺院,其影响力远播海外,但是寺院建筑基本是新的,对外宣称的宋代石经幢也就有少数几段是旧构。我没有进广化寺里面参观,直接从寺院前面的广场去看石塔。

     福建的石塔建筑在全国排列首位,第一功臣是泉州开元寺双塔,而我更喜欢莆田释迦文佛塔,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石塔的建筑年代略早,而是石塔内部空间结构,完全实现了如同应县木塔那样的礼佛功能,这是极少数石塔才能实现的“高级”功能,弥足珍贵。虽然不能登塔瞻仰,但是可以通过专业文章的各种剖视图还原石塔内部的空间结构。在这里需要展开讲一点自己看塔的心得,在我眼里塔的分类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不能攀登的实心塔,第二种是可以爬上去的空心塔,而第一种不可攀登的实心塔包含了绝大多数古塔的类型,比如密檐塔、覆钵体塔,亭阁式塔,花塔、阿育王塔、金刚宝座塔,各种经幢石塔等,也是佛教塔的本意,佛塔为圣物,如同佛像本身一般,建塔时同佛像装填宝物一样,在佛塔的地宫(中宫、天宫等)处装填佛教宝物,信徒绕塔转圈膜拜,实心塔没有建筑内涵,只能在外立面上下功夫,各种浮雕只能远望,各种奇异造型尽显外形魅力,可谓金玉其外。第二种是空心塔的结构,属于空心的阁楼式塔,实心的假阁楼式不算,最大的特征是进入塔内部往上爬塔登高,塔本身不是圣物,而是建筑的载体,是向空中延伸的寺院,信徒在爬塔的过程中完成礼佛的全部功能,这是早期中国传统建筑给予佛塔的伟大创举,然后向砖石混合建筑逐步转化,外形基本是仿木构形式,在释迦文佛塔形成全石材建筑古塔的最后样式,用石砌结构石塔实现应县木塔(释迦塔)特有的礼佛效果,无限崇拜。

    中国现存早期大型古塔以空心塔居多,虽然看不到爬塔登高的痕迹,但可以想象其用木梯和木隔层升高的空间,可以形成简单的礼佛空间,给高古的空心塔留出遐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佛塔属于洛阳的北魏永宁寺塔,也是一座最努力向天空延伸的寺院。而现存最伟大的木塔,应县辽代释迦塔也是一座空中寺院,一座独一无二的建筑遗存。在《西游记》中描述唐僧在途中遇庙拜佛,遇塔登高扫塔,可以在塔内沿阶梯攀登的塔,一直都是中国文化中最认可的有内涵的古塔。在砖木混合塔、全砖塔和全石塔中都有模范的样板。我这里强调塔内的礼佛空间,后期新型的大型古塔因为采用先进的中心柱的结构形式,牺牲了塔内部塔心室的空间,基本没有礼佛的空间,只能在楼梯或塔壁上开个小佛龛,永远失去了空中寺院的价值。比如泉州开元寺双塔,最伟大的石塔建筑,但无法实现空中寺院的礼佛空间。所以,真实仿制古代木塔的内外结构,达到内外形式的统一,是一种过渡时期的高塔建筑,存量很小,尤其珍贵,其结果必定会被更科学的高塔力学结构所取代,此后高塔的礼佛功能渐渐减弱,成为登高望远的地标建筑。

回到释迦文佛塔,该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之前,依据是第二层北门右门柱上“乾道改元清明日毫社张景醇挈家同登”的题记,该塔是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总高30.6米,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部五层塔身都有浮雕立像,每层塔身八面分四个通道和四个佛龛,佛龛中供奉有圆雕坐像,其五层浮雕的佛教教义不甚了解,福建最早的石塔是福州的乌塔(五代),有七层,供奉七佛,每层一个主佛。这个塔五层塔的总体设计是否与五方佛崇拜有关,或者是释迦佛祖的五大法会,这个没有太多的证据,泉州开元寺双塔(镇国塔、仁寿塔)都是五层的设计,依据每层佛像头顶的飞天、献花、迦陵频伽和共命鸟的浮雕,更像是佛经里描述佛祖讲法的场景,而以罗汉像为主的群体浮雕,这是南宋佛教最大的特色,在汉传佛教史上重要的变异节点,在此之前石窟摩崖类雕塑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集中的罗汉群体像,罗汉信仰的重要佐证。真人等身罗汉像浮雕突出了中原汉传佛教的特色,结合阁楼式石塔的建筑结构,充满了中原汉传佛教高僧和匠人智慧的结晶。

关于释迦文佛塔的描述如下,石塔坐西北朝东南,塔体均为花岗岩石,面层细凿,由须弥座和塔身组成。每层塔身八面浮雕立佛、花卉、飞天,柱头以上叠涩拱出跳,每个拱头均雕朵云、牡丹、凤凰、飞天、菩萨、迦陵频伽等佛教图案纹饰。屋面石雕筒瓦扇形条石塔檐,八角雕龙状的鸱吻翅脊;顶层屋面装相轮塔刹。塔心室层层筑石阶,各层塔心室与塔心外回廊相通。关于塔内外佛像布局介绍不多,我总结如下,第一层塔身八边为16幅罗汉立像,四座空龛,塔内正面有一个小前殿,内供一尊坐佛,首层没有塔心室,其它三面为通道,有点类似寺院山门的意思,第二层塔身为八位金刚力士和八位大菩萨组合,金刚力士守护四座真的通道,有哼哈大将守卫寺院山门的意境,每两位大菩萨中间是佛龛,有圆雕佛像,占据石塔八边中的四边佛龛,这些佛像可以通过平座回廊参拜,第二层塔内形成塔心室,有重要的佛龛,类似寺院中的大雄宝殿。第三层与第四层类似,全是罗汉立像,每层16幅立像,有四座佛龛。塔内有塔心室,不见佛像,以前是否有彩塑类的造像不得而知,至此全塔有48幅罗汉立像,成为佛造像的主体,超过菩萨像的数量。第五层是最高层,塔身四周是16幅菩萨立像,全是菩萨像代表等级最高,四尊佛龛,塔内塔心室有藻井,有一处佛龛,而地面形成空井,可能以前有木板铺垫,形成最高等级的礼佛空间。这种设计比较忠实地仿制了木塔的内部结构,根据五层塔的建筑建构合理布局礼佛空间,突出了罗汉的佛教地位,与宋代提倡罗汉信仰吻合。

释迦文佛塔是精心设计的石塔,石材加工砌筑技艺鬼斧神工,体现福建花岗岩建筑的高超水准。其仿木构的细节与江南建筑遗存吻合,石塔八角倚柱采用江南特有的瓜楞柱,露出三个瓜楞柱面,与保国寺木构立柱吻合,栌斗为带皿版特征的巨大石斗,细节逼真,七辅作斗拱为两重一杪一昂的样式,出檐深远,这也是给平座层让出最大的空间。所谓穿壁绕平座式爬塔方式,就是攀登塔的阶梯在塔内,又借用了塔外平座层回廊步道,而更先进的高大砖石塔在塔内就完成了攀登步道的设计,不用走出塔外平座层,安全保险的同时,也放弃了塔外浮雕装饰。而释迦文佛塔是穿壁绕平座的重要实证,是我追寻的古塔类型,未能登塔参观十分遗憾,而在安庆振风塔真正见证了绕平座登塔方式的妙趣,弥补了遗憾。

在福建连续参观了十几座石塔,这是我最喜欢的石塔,没有之一,属于高仿木构建筑,塔身每个立面砌筑技巧极高,充分利用了石材的特性,全部采用异形加工,石材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减少用标准石块砌筑的缝隙,可谓精益求精,这是释迦文佛塔在建筑上的重要贡献之一,相比较开元寺双塔的砌筑缝隙严重影响了塔身各层立面的效果,贴上一张对比图,没有建筑常识的游客也能看出不同,因为喜欢所以才细品,至于阑额位置和形状与木构有很大差错,也就忽略不计了,在这点上,开元寺双塔胜出,下一篇记录开元寺双塔的浮雕像。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释迦文佛塔,塔心室式穿壁绕平座石塔的极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