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2020-06-15 09:39:08)
标签:

铁山摩崖石刻

岗山摩崖石刻

葛山摩崖石刻

峄山摩崖石刻

杂谈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201910月北京古迹群小分队在山东曲阜济宁一带五日刷保,行程2200公里,共刷41个国保,特记录若干篇,第篇主题邹城四山(四处)摩崖石刻其中铁山和岗山摩崖石刻为第三批国保(3-171),葛山峄山摩崖石刻是第六批合并到铁山、岗山的名录之下,所以,刷全这个国保要去四处不同的地方,比较麻烦,我们仅去了铁山和岗山。当地人对铁山公园内的铁山摩崖石刻基本上是视而不见,如同北京人看惯胡同门口的石门墩。我们专程而来的游客则是怀着朝拜的心情,这些摩崖刻字不仅是汉字中大字的鼻祖,榜书之宗,最稀罕的是这些佛经刻字时间点在公元579,处于西天取真经的唐僧还远没有出生的年代。这种刻经在艺术上难以被普通人群所欣赏,很难与石窟、佛龛和摩崖造像等易于接受的佛教图案形式相媲美,只能在书法历史教科书被推崇,或者是极少数摩崖石刻爱好者朝拜的目标。特别羡慕邹城拥有北周时期上千字的摩崖石刻,体现这个时期山东邹城的佛教地位,末法时期的珍贵佛教遗迹,见证托以高山、金石难灭的信仰。让我等北京摩崖石刻爱好者有千里寻宝的感觉,假设北京群山中哪怕有一个字这样标准的北周大字石刻,都会成为边塞北京的荣耀,可惜北京除了东魏的涂鸦摩崖石刻,就没有发现这么早期正经的摩崖石刻,公元579年佛教胜地邹城与荒野边陲的北京差别太大了。

1、铁山摩崖石刻,其面积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大,除了泰山经石峪外,属于第二大的大字摩崖刻字,比泰山经石峪留下的资料更完备,除了佛经外,留下了石颂和题铭两处石刻,完美地表述了刻经的时间和人物,正好印证金石长存,山川岩石雕之不朽。我们来参观的时候正好赶上一队人马航拍铁山摩崖石刻,并且现场录音,请当地文管员讲解铁山摩崖石刻背景知识。我们算是点背,没认真看就离开了,在围栏内活力金鸡仅仅拍了一张题铭处的照片,成为这次行程中唯一一张铁山摩崖石刻的细节照片,正好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字迹,其中有画格内的“东嶺僧安道一”字迹,比较清晰,这就是缘分。书法界非常推崇安道一,安道一的书艺甚高,开一代新域,中外影响很大:“清跨羲(羲之)诞(韦诞),妙越英繇”。康有为、郭沫若都给予极高评价。日本书道协会建议中国书协应立安氏为“书仙”,以与王羲之“书圣”并驾齐驱。其实,安道一应该感谢这些石匠,因为这些石匠的功力,真实展现了汉字大字书法的技巧,具体的我也不明白,石刻与传统的毛笔在纸张的书写表达不完全相同,毕竟多了摩崖石刻的工序,很多大字细节只能在早期的拓片中看到,而现场因为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变得模糊不清了,很多字体细节在快速消失,书法的细节也在消失。

        网上摘录,邹城铁山摩崖石刻位于铁山之阳的一块斜坡为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石南北长66米,东西宽16米,面积1085平方米。根据刻石的内容可分为经文、石颂和题名部分。经文,系摩崖刻经的主要部分17行,现能够辨认的近800字,经文排列整齐,行距匀称,界格清晰,内容为佛教镌刻着字径4080厘米的《大集经·穿菩提品》《石颂》石刻位于经文上端之西,刻“石颂”二字,篆书,直径90厘米,系颂文的标目。颂文刻于经文右侧,12行,字径22厘米左右,现存476字,骈体文,隶书为主。其中“如龙蟠雾,似风腾霄”是对安道一佛经书法的高度评价。颂文记述了刻经的位置及周围环境、经主家世、刻经年代,颂文记述的刻经时间为:“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十七日”,即公元579年。题名位于刻经的下部,67字,为刻经主持人和书法人。

我一直有个疑问,这种大字刻经的目的是什么,真不方便人类阅读,同时期我们见到很多北齐佛经窟,包括后来的北京地区的石经山,刻经字体大小和位置都是为了让人能阅读,并且方便储存,而山东地区类似“大空王佛”之类的大字刻经,都是适合从天空中俯瞰的视角,以人类从地面的普通视角并不方便阅读,可以说不是给人看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大字摩崖石刻还有其他的目的,可能就是炫耀,以佛经铺满山岗,与天地齐,这种广告效果比佛经本身的传播速度更快。

2、岗山摩崖石刻,岗山摩崖石刻散落在一处山岗北面的山坡处,以鸡嘴石为核心,很难全部找齐,我们请求山上的护林员的帮助,才算完成目标任务。鸡嘴石顾名思义,有点像鸡嘴的岩石,为了方便记忆,我把在岗山上山路口的农家院的午饭也记录一下,农家院的特色菜是现做的烧鸡公,上山之前我们预定的一只大公鸡,然后大姐热情地介绍上山路线,基本没听懂,只记得“见到道观向右走”,道观是一个定位点,没敢抄近道儿。所以,岗山摩崖石刻,可以记忆为山上鸡嘴石,山下烧鸡公。

网上摘抄,岗山摩崖石刻在岗山北麓,分布在东西长约 300米的山峪中。周围悬崖耸立,巨石相叠,由于多年山水冲蚀,许多刻石位置移动或断裂。现存刻石 26 石,刻字32处,每处多则百余字,少则一、二字,总计 400余字。字径最大者45厘米,最小者10厘米。山峪东侧陡崖之上,有巨石耸立,当地俗称“鸡嘴石”,三面刻字,为岗山摩崖刻字最集中的一处。巨石北面,浮雕造像 1尊,另刻比丘惠晖题名50余字,字径15厘米,其中有“大象二年 (580)七月三日”等字。巨石东、南两面刻《佛说观无量寿经》 177字,字较小。峪内尚有《入楞伽经》经文,东西向分布在20块岩石上,共 185字。字或大或小,少量残缺。还有零星的佛家梵语偈言,或一字,或数字,刻于各处卧石上下左右。岗山刻石书体奇谲变化,与铁山摩崖迥异。大字多以方笔结体,以楷为主,间有隶意,行笔多露锋,小字则圆润端秀。岗山刻石中除《佛说观无量寿经》疑为安道壹所书外,其他刻字可能是当地书僧与佛门信士们的作品。

上述介绍很专业,我们找到60-70%,心满意足,然后下山吃鸡,聚缘在吃鸡时出现小意外,回家后要做身体检查。在此留下其它两处摩崖石刻的介绍,以便以后查阅。葛山摩崖石刻在城东北15公里北葛山西麓一花岗岩石坪上。173平方米内容为《维摩诘所说经》,420字,今可辨认者仅200余字,年代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峄山摩崖石刻有两处,一处是五华峰刻经,上刻《文殊般若经》,有经文11,每行10,现存72字;另一处是妖精洞石刻,有经文7,每行14,现存75字。以后有机会去实地拜访。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金石难灭托以高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