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951
  • 关注人气:6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2018-10-29 09:15:51)
标签:

敦煌

平山郁夫

犍陀罗佛造像

莫高窟

分类: 参观博物馆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参观完莫高窟的洞窟,在讲解员森蓝小美女的推荐下,又去了景区内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这里不仅有八个按年代实景仿制的洞窟,可以无期限仔细观摩,还有莫高窟石窟开凿过程的知识介绍,壁画彩塑的制作过程,科普性强,可惜来参观的人不多。我在这里意外看到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第首次海外巡展,其中犍陀罗风格的佛造像和石塔,让我十分着迷。这些造像及构件是平山郁夫先生(1930-2009)在印度等佛教起源地收集的1-3世纪的佛教雕塑,犍陀罗艺术的珍贵作品,在佛教石刻雕塑界非常著名,只有大英博物馆之类的顶级博物馆才有收藏。我国没有这么早期的石质佛教雕塑,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北凉石塔也是3-4世纪的产物,雕刻艺术上很简陋,而犍陀罗艺术是早期佛造像的标志,结合希腊罗马非人类高超的雕塑水平,为佛造像时代开创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些造像和佛塔的建造,至今未能被后人所超越。平山郁夫先生不仅捐款修建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其创办的艺术馆把收藏品海外展览的第一站放在这里,让我等在参观莫高窟的过程中,同时看到他的收藏的早期佛造像,这些犍陀罗造像不仅是佛教造像的鼻祖,也是莫高窟佛教艺术的来源,特别是那几尊体型较大的雕塑作品,弥足珍贵。

    下面通过记录几尊佛造像的影像,学习犍陀罗佛造像的特点和传承。

      1、关于飞天和天使,敦煌壁画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是飞天造型,佛经壁画中飞天的造型随着时间的变化也逐渐适应审美的变化,最早的飞天并不美,有男身的飞天露着大脚板,比如辽代奉国寺大梁上的彩塑,还有石窟中生硬V字身段造型的飞天,很怀疑圆乎乎的身躯怎么能飞在天空撒花。在这次平山郁夫先生收藏1-3世纪佛造像展览中,有一尊“佛祖说法”题材的浮雕中,当佛祖初次讲法时,天空中有飞天在飞翔,这个飞天的造型是完全采用了西方传统的小天使造型,胖乎乎小孩带有翅膀,丘比特的形象,只不过没有拿箭,而是在为佛祖讲法褐彩。另一尊佛陀坐像,佛龛火焰门上有飞天的浮雕,露着脚丫子,这是最早期的飞天形象,在早期的石窟中可见,之后被优美飘逸的造型所取代了。

     2、关于四大天王的造型,这次特展中有几幅四大天王献钵浮雕,这是我最想记录的石雕,首先从四大天王的形象开始理解什么是“犍陀罗”造像,以前总说犍陀罗造像的艺术特征是以希腊人像为模本的佛陀像,包括云冈昙曜五窟的大佛造像,实际上云冈大佛的形象并不明显,而这些早期“四王献钵”中的四大天王,完全与我印象中的四大天王不同,在莫高窟壁画中有很多四大天王的形象,一般在洞窟四坡顶的四角,以甲胄装扮守卫东西南北四隅,都是夜叉神像,手持武器的神怪长相。而当四大天王以四位希腊男神展现在我们面前,简直是惊呆了,这是佛造像祖宗级的作品,四大天王与佛祖的关系原来如此之近。“四王献钵”的题材在犍陀罗时期非常普遍,在汉传佛教的造形就变身了,穿上军装,入列20诸天的团队,长相非人类,守护在寺庙的山门中。回不到帅哥的行列了。

    3、关于菩萨的胡子,我是从崇福寺的壁画中第一次了解长着小胡须的男性菩萨,与我们传承中美丽菩萨的形象格格不入,通过这次特展雕塑,所有菩萨都有小胡须,不仅是美男子,而且胡须代表高贵家族的背景,这是佛造像开创时代就有的特征。同时犍陀罗造像特有的波浪式向上束发,明显衣折裙袍,希腊罗马人种的面孔,在这次特展佛造像中都有显现,这种特质在传播到中国内地后都消失了。

    4、关于鬼子母石雕,鬼子母的传说流行很早,早期石雕就有描述鬼子母的专题,那时候观音菩萨还是男性,不管妇女的事物。分别发一张1-3世纪鬼子母石雕和观音菩萨的石雕。

    5、关于阿玛拉瓦提塔浮雕,展览中有一块高度1米多的浮雕,内容描述了阿玛拉瓦提塔,这座直径约50米的窣堵坡大塔,是印度南部佛教建筑的标志,其中阿玛拉瓦提雕塑风格区别于犍陀罗风格,更加本土化而已。网上介绍,阿马拉瓦蒂,印度南部佛教圣地,阿马拉瓦蒂大塔是南印度最大的佛塔,始建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公元2世纪时大规模扩建,塔和周围栏碷上有精美雕刻。大塔形制与我国唐代高僧义净记述的相同。18世纪时遭毁坏。现存文物有单体圆雕佛像和浮雕石板等,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最多。阿玛拉瓦蒂及其附近地区的那些风格相近的佛塔装饰浮雕,形成了南印度雕刻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阿玛拉瓦蒂风格。它与贵霜王朝的犍陀罗雕刻和马土腊雕刻并列为同时期的三大雕刻流派。阿玛拉瓦蒂雕刻,不像犍陀罗雕刻那样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是完全植根于印度本土的艺术传统,它比马土腊雕刻的印度传统更加纯粹。

    6、关于片岩舍利石塔,这是一座品相相对完整的组合石塔,高度1米,基座为窣堵坡式,有独门入口设计,门口有三层佛造像组合浮雕,装饰精美,疑似三界天地或者三维空间展现过去未来和现在。这次展览有一尊祠堂形浮雕,也是三层组合设计的佛造像,我怀疑是此类石塔相同的门洞口浮雕残存。塔身为四方形,叠涩层有装饰花纹,因为太暗看不清晰,再往上是十三层半圆形塔刹,组合后形态优美,不愧为一件绝世精品,时间为2-4世纪,简直是石质艺术作品中的神来之笔。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艺术馆还有一些送展其他佛造像,很遗憾没有听语音讲解,以后有机会慢慢补课,这次向平山郁夫先生致敬。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平山郁夫,记录敦煌陈列中心特展中的佛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