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庙,为壁画而建的元代建筑

标签:
水神庙水神庙壁画元代壁画元代戏曲壁画旅游 |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
随北京古迹群山西四日访古,从广胜寺下寺的侧门走进水神庙,想起故宫壁画老师棒喝声“水神庙不是广胜寺的下寺”,只有在现场看到这个神庙的布局,才理解老师为什么特意强调水神庙是独立寺院的概念。因为网上有大量关于水神庙壁画的研究论文,其壁画局部内容也进入中国历史教材,所以,不对壁画进行正规的学习记录,只聊戏说。
第一个戏说,是这个庙的水神居然有名号,叫“明应”王,是北宋末期(1106年)加封的庙号,其地位远低于传统民俗中的四海龙王,属于江河井泉小龙王的地方体系,上不了龙王的排行族谱,只管山西霍泉本地的事,是个小小神,传说是霍山山神的大儿子,所以,水神庙也叫“大郎庙”,与“二郎庙”的李冰父子也不沾边,只享受本地人的供养,我用理解法记住“明应”的含义,所谓的“明应”,就是明面上答应,背地里不做事,宋代皇帝也很幽默,心里明白拜水神求雨不靠谱。
第二的戏说,是水神庙核心建筑明应王大殿,元代的奇特建筑,与传统的殿堂完全不同,几乎是边长14米的正方形建筑,没有窗户,带有一圈檐廊,防风避雨,高大的山墙形成一种压迫感,肯定是专门为壁画而建的建筑(嘻嘻)。一般寺观的壁画只是彩塑神像的背景,绿叶而已,而水神庙的壁画绝对超过了彩塑神像的风头,让神像成了绿叶,自己成为建筑内部的绝对主角,其震撼的视觉效果让人直接无视那些神像。大殿是1319年建成,壁画是1324年完成,200多平米,高度5.3米,可以说是巨幅壁画,这些壁画有五处题刻,非常精确地描述了壁画的传承,比如“北霍渠彩绘西壁记”、“南霍渠彩绘东壁记”,这些文字是其它寺观壁画所没有的附属文物,弥足珍贵。必须说明,建筑外形有变化,最早是大屋顶,改为硬山顶,1987年揭顶翻修,由硬山顶再改为重檐歇山顶。近几年壁画也做了修缮。
第三个戏说,是壁画的影视蒙太奇的表现艺术,元代壁画总体设计者是个奇才,这个壁画是唯一保存的非佛道的世俗壁画,没有太多的传统限制,完全是创新的杰作,而且从头到尾描述的是一个主题,“成功水神的戏剧神生”,对人而讲就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戏剧人生,人生如戏,神生也如戏。现在的专业论文一般把壁画内容分成13个串联的图案,每个图案都有自己名字,既可以独立,也可以并入主题。我从进门后左手唐太宗千里行径图,顺时针绕一圈回到右手边最后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图,看完后感觉是看了一场电影的简介片,由西壁进入电影,先说光荣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王朝,大唐皇上来过我的水神庙,然后又展示第一办公地点的办公场景,在人间的办公室,接受万众祈求的下雨报告,闪回了一些日常生活,玩捶丸球,手谈下棋,叫外卖买鱼,偷看侍女梳妆。中间是后宫餐饮的场景,这里必须强调一下,我赞成颐和吴老的判断,所谓的“王宫司宝图,尚宝图”,不是在尚宝。而是尚食图的前传,所谓的宝贝就是吃饭宴会的家伙什儿,这个场景和“尚食图”完全一致,也就是尚食图的一部分,包括侍女梳妆图也有疑问,怀疑是端菜前的整理仪表,也是尚食图的后续,可见在人们的想象中,美食餐饮对于神仙和帝王也非常重要仪式。东壁正中,又展示了第二个办公地点的宏大场景,在神仙界的办公室,有雷公电母风神雨神等神奇助手,顺便介绍一下邻居广胜寺,感谢一下佛教朋友多年的帮助,最后以一场精彩的戏剧谢幕结束,表示自己的戏剧水神的生涯,必将荣耀人间。
第四个戏说,是壁画中有系统工程的超前意识,这是元代所不该有的黑科技,壁画中“下雨”项目系统工程,包括下雨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验收的现代管理程序,比如说捶丸图和下棋图说暗含是求(球)雨和祈(棋)雨的含义,渔翁卖鱼图有得鱼(雨)的含义,好像这些擦边图案是为了给下雨主题壁画添加对称的补丁,其实不然,这些图案全是围绕“下雨”的主题展开的隐喻,是下雨系统工程的必须的程序,其中包含前期环境评估(捶丸图),规划审批(下棋图),中期的认真实施(梳妆图),后期的计量验收复核(卖鱼图)等重要环节,这些细小环节的落实才能保证一场及时雨的精确实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元代戏剧图),透过这些元代的壁画,我看到一张完整的下雨项目实施报告,包括戏剧点赞的评语。
最后不戏说了,水神庙的壁画照片来自国图举办的山西寺观壁画展,基本是高清晰扫描的作品,向照片的作者团队致敬,因为壁画高度5.3米,在博物馆展示并不显眼,但在现场感觉非常高大,仅贴上大门内东壁的元代戏剧图的实景和彩塑的照片。
参考文章,网上流传的陈紫旭《从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看元代地域文化》、李伯萍《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元代壁画研究》。等等。
前一篇:广胜寺,飞虹塔内部结构也精彩
后一篇:龙山石窟,道教最高的神仙是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