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家庄封龙山,石窟、摩崖石刻和汉碑

(2017-03-23 20:29:13)
标签:

封龙山

石窟

摩崖石刻

旅游

佛学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封龙山的文物很唬人,能有汉碑的名胜全国也没有几处,但实际上做为石家庄名胜的封龙山确实没什么名声,现实状况也很混乱,感觉整个封龙山区域几个分散景点都分别划分给私人承包经营,各个新建庙宇都在努力地挣自己的功德。就是公家的重点景点也不尽人意,比如新修的封龙山书院,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而关闭,比如西石堂石窟,石窟前面的棚子里乱的跟仓库一样,比如摩崖石刻集中的修真观,新建的房子的水泥覆盖了岩石上石刻的历史痕迹,有好心人加深修复了摩崖石刻,其实这些举动都是在无意识的伤害封龙山的整体文物遗存,这种无序的建庙开发旅游,无视文物保护和展示,还不如让封龙山继续保持荒废的状态,成为一个有历史遗迹的徒步健身的森林公园。
封龙山属于元氏县,本次行程元氏县文物主要包括,元氏县城内的开化寺塔(国7),金代,有明代的维修石铭,孟村(移至蟠龙寺)的朗公和尚塔(1993省保),元代,下面六处文保单位都是在封龙山的山麓,1、封龙山石窟(国7),北齐、宋,2、汉碑(2001上报),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东汉石刻,3、封龙山摩崖石刻(宋-清),4、封龙山书院遗址(宋-元),5、修真观遗址(元-明),6、智公石塔(明),其中两处遗址没什么可看的,都修了新建筑,智公石塔存放在封龙山书院中,因书院关闭未能近看,只好用天翔128远拍的照片,关于这次访古的攻略,参看天翔128的博客文章,《井陉赞皇元氏二日访古流水账》。
所以在封龙山上,我们只去了两处,一处是修真观,主要是摩崖石刻,另一处是西石堂,主要是石窟和汉碑,其他地方因为太分散没有去,东石堂已没有佛像,但是有几处很好的摩崖石刻,听说西石堂再往上的寺庙有老的经幢,绝顶处有摩崖石刻,还有一些散落的山洞也有石刻,可惜没有时间了,也难得再去了。
1、修真观的摩崖石刻,主要介绍清晰的几处:(多说一句,昨天又看了北京鹫峰的修真观摩崖石刻,民国时期的,叫修真观的道观很多啊)
1.1“修真观”三字,刻于修真观南500米左右的大石之上,楷书,竖排三字,通高1.95米,字宽0.60米无款识。现在是新修复字。
1.2“上观”二字摩刻于试剑石南侧,字径约1.10米,楷书。上观上是修真观的俗称,此观以南地带,称之为下观。
1.3修真观前巨石上刻有“试剑石”三个大字,刻字宽绰博大,笔力刚毅,大有驱邪镇妖之势。楷书,字径约1.20米,题款为“资德大夫中书左丞史彬书”。史彬是元代(公元1271—1368)著名政治家,汉族重臣史天泽之子,为官清正,《元史》有载。
1.4明代进士赵维藩曾为试剑石题诗一首:奇峰跃出造化炉,峰峦试劈如枯株。遗踪斩然双石鏬,神物多年化尤鱼。明公巉崖作大书,风雨不蚀宛如初。山灵于此宁无意,安使奸回畏剿除。赵维藩,字介夫,号龙山散人,元氏杜村人,弘治庚午(公元1490年)进士,曾官至贵州大参。
1.5
清代郭蒿题诗摩刻,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游封龙山诗七律有序,序文加上七律诗超长,可以说是一篇短文,做成摩崖石刻算是长篇大作了,郭蒿河南宁陵人,任元氏知县。此题刻身临其境,诗意深浓,书法俊秀,文字超长。
1.6修真观处一巨石下方,有一洞穴,大石西侧,有“希夷洞”刻字。
1.7修真观三清殿东侧,有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的造碾题记刻字,为“至元廿四年造碾”。附属刻字很多,未能读出。
1.8三清殿之东一石上,有明代乔宇“白岩山人游”摩刻。乔宇是到处刻字的神人,乏驴岭摩崖石刻有他,嶂石岩摩崖石刻也是他。
1.9修真观后院,“心字乐哈哈,一勾如月样,三点有偏坡,披毛从此出,仙佛也怕他”。落款为天津苗苓舟道号通化子,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二月立。
 
2、西石堂,西石堂石窟有三个,具体说是两个石窟,一个摩崖佛像,分成西窟,中窟和东窟。
2.1东窟年代最晚,是摩崖佛像如来卧佛,(卧佛身长4.15米,高1.05米),宋代,岩石上有明代题刻“物物皆佛,众生不了,谓物非佛,大觉经权,凿山出佛,悟物非物,悟者即佛,圣人有言,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我作赞辞,智者乃识。”落款:万历戊子(公元1588年)孟春吉旦,井径兵备副使槜李许应逵敬赞,槜李是嘉兴的别称。
2.2东窟东侧崖壁上,有封龙山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摩崖刻字。“武平三年十一月秋礼”。武平三年(公元572年)字样清晰可辨。
2.3西窟最早,北齐的,石窟为三面佛龛的三世佛石窟(10平米),形制古朴,可惜佛头全毁,现在是修复的样子。
2.4中窟为千佛洞(36平米),唐代早期,窟内结构多了中心墙壁的设计,做为佛像的背板,墙壁后面可绕行,四壁为小佛龛,佛像左右有狮子和大象,说是用碎片组合而成。上面的佛像更被毁没了,所有的佛头都是修复。
2.5汉碑堂,所谓汉碑堂是临时简易活动房,有两块汉碑,很神秘,据说拓片很贵,拓一次上千元,看碑收费,汉碑的碑体很不讲究,不修边幅,只是字形珍贵,对于我国书法有重要价值。外面的碑是《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全名《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刻立于东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是汉碑中最早的。内容为东汉时人为求雨保丰收,曾定期祭神,后因羌人及盗贼侵扰,兼遭蝗灾,饥馑蔓延,民众流离失所,祭祀制度荒废,从此四时不顺,为补救起见,遂择定吉土建庙,供奉牺牲,继续祭祀制度。
白石神君碑立于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183年)。系常山相南阳冯巡、元氏县令京兆王翊所立。碑通高2.4米,这块碑的争论也有意思,网上可查。现场用布遮盖,不让拍摄,关于封龙山丢失的其他五块汉碑,以及这两块汉碑的来历,都是很好的传奇故事。
参考文章:《封龙山的摩崖石刻》,元氏新闻播音员的新浪博客。
《封龙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李裕群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石家庄封龙山,摩崖石刻和汉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