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狮子林,由诗刻石构件组成的残拱桥

标签:
狮子林圆明园狮子林虹桥乾隆诗刻 |
分类: 北京人身边的古迹 |
8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每周骑车回家都穿行现在的圆明园景区,夏日凉风阵阵,秋日彩叶漫天,那时的狮子林区域还是田野,除了耕地什么都没有。上周末随老婆单位参加圆明园长跑的活动,不仅看了圆明园流失文物展览,还找齐两座圆明园的单拱残石桥和两个石拱水关水门,其中两个水关水门单条石拱和一座虹桥在狮子林,据说是1994年开始清整狮子林遗址临水基址和河道,发掘恢复虹桥及水关、水门石拱的残迹,关于狮子林的介绍不多,文字多来自刘阳老师的《昔日的夏宫圆明园》一书。
圆明园狮子林三处石拱残迹上分别有乾隆的诗刻,一处是东向水关,为单条石拱造型,拱形石条用铁局子固定,石拱条石上有九处诗刻,南侧有“狮子林”三字石匾及背面乾隆“狮子林”诗刻石匾,二处是北向水门,也是单条石拱造型,石拱条石上也有九处诗刻,这次没有拍摄照片,南侧是一个乾陵御制水门大型诗刻石匾,三处是一座四排石条并列的石桥,桥上有乾隆“虹桥”题名,诗刻石10处,总合计32处。
圆明园狮子林依然没有什么地上建筑,游人很容易忽略这里,这里秋天的彩林很美,可谓寓意之一,正如乾隆侃狮子林,什么都可以仿制,“不可移来唯古楼”,说第一版诗词不是古楼,是古树,楼可以搬迁,而南方的古树则不能移动。而现在遗址上只有老树有古韵风采,狮子林建筑早已无处可寻。据说乾隆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复制了两处狮子林,圆明园是一处,承德避暑山庄是又一处,可见其对狮子林的狂热的喜爱,明目张胆的抄袭,并雕刻石匾以此为荣,“为便寻常御苑临”,把园林当玩物把玩,唯有皇帝有这等本事。有两首诗特意刻成大型石匾,为新建成狮子林而作,后来相关的小品诗刻在对应的石构件上,赞美虹桥的刻在虹桥上,赞美水门的刻在北向水门上,赞美狮子林的刻在东向水门上,也是一种节约的创新。这些沉重的石构件并没有因为有皇帝的诗刻而升值,也没有精美的浮雕图案被流失,而是被遗弃在附近的土壤里,静静地等到被重新组合,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狮子林中的水系得到复原,但仍然无法想象出当年狮子林建筑群的轮廓,只有残桥石构件上刻有皇帝的手书诗词,让人凭吊。我更喜欢有文字的石刻,那怕是古人的涂鸦,而这是皇帝的手笔,自然珍贵,一定要看个仔细。在网上查到打鹰洼老师的博客文章,对诗词进行部分刊录,下面的诗词摘录均出自打鹰洼老师的博客,欣赏书法清看老师的博客,手机拍照没有细节,仅此记录存留。
1、狮子林的石牌匾,背面有一块相同大小的石匾,上面是乾隆的狮子林诗“最忆倪家狮子林,渉园黄氏幻为今。因教规写閶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來唯古楼,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無二,呼出艰逢懒瓚吟。壬辰暮春月御題”。揭示了乾隆复制狮子林的得意心理意识。倪家,指倪瓒,绘画《狮子林图》。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黄氏,为当时苏州涉园狮子林的主人。
2、另一个石匾,上面是乾隆的水门诗,能刻成石匾一定是乾隆最喜欢的诗,也可能是展现自己的书法功底,圆明园狮子林没有怪似石狮子造型,但可以把狮子林变成了诗词林,也不过分。壬辰年是1772年,(乾隆37岁,意气风发的年纪,此处写错了)两块石匾都是同一年,纪念新建成的狮子林。“墙界林園水作门,泛舟雅似武陵源。赢他祇有渊明記,不及迂翁画卷存。壬辰暮春
3、虹桥,有题刻侧面的四首诗,从左向右排列,第一首“幼文画有小飞虹,一例横陈至镜中。春月江南夏塞北,今朝写阅画图同。丙午新正御题”,把儿时看到的图画画面,变成眼前的实景,这是皇帝的做派,成功人士的心里写照。第二首“卧波上者□如半,印水欢夾体忽圆。名曰虹桥真附实,试看雨后影拖天。己亥孟夏月御题”。第三首“跨水饮垂虹,浮空路可通。只疑缥缈处,吹影显罡风。癸巳新正御題”;第四首“虹橋即是小飞虹,徐贲为图望異同。春月高逢是遇雨,饶致想像望雲空。戊申新正御題”。可以看出,桥上这个侧面所有的石刻都与虹桥有关,都是歌颂赞美虹桥的诗词,年份不同,但都是扣题贴切,五十岁后乾隆开始怀旧,把虹桥叫小飞虹。
4、虹桥另一个侧面,从右往左排列,第一首“徐为方册倪长卷,俱有浮橋渡浦中。□像遥因忆吳下,不孤一例幻称虹。丙辰季春御題”;第二首“波中虹影照如双,团月之中渡舫窗。此是玉泉分得镜,幔列□冰及胥江。癸卯新正御題”;第三首“弯弯上下影成双,半似虹橋半月窗。铜笛一声随处是,新亭何必忆吳江。丁酉新正御題”;第四首诗“驾溪宛若虹,其下可舟通。后使幔亭張,吾当问顺风。壬辰暮春御題”;第五首“饮虹跨两岸,冰清步堪通。因之生别解,半實半猶空。乙未新正御題”;第六首诗“月樣横桥截水中,喻形或又谓之虹。一从名家世间起,似此□言郤可穷。壬子新正御題”。这个侧面六首诗都有“虹”字,没有离开虹桥的主题,念念不忘啊,就是看诗刻要乘船,在岸边看不清楚。
5、东向水门石拱上的诗刻,东面是正面,第一首“狮林本是金閶景,数典元明订始全。春孟馀閒來一豫,题词瞥眼又三年。壬子新正月御題”;第二首“一之为甚豈容三,得莫其风瀚自南。只问狮林造趺者,边登異地柳同龛。癸卯新正御題”;第三首“狮林数典自倪迂,一□霄之景不□。明岁重閶问真者,是同是異容能年己亥仲夏中澣御題”;第四首“上元前后有馀閒,况临園中咫尺间。不可泛舟浴陳□,已欣入画□□山。□梅几朵吐芳夢,勝雀一声叩静園。□是雲林习禅□却予從會在民欢。□□新正御題”;第五首“狮子林今凡有三,此中塞北彼冮南。分明前后悟文喜,那更重詢弥勒龛。丁酉新正中澣御題”;第六首“初谓狮林始自倪,谁知维则早拈題。嶙他不意本师雪,步箇猶存方可□。丙午新正御題”;第七首“数典由來自天目,为图璜贲各誇長。中峰如海逮五岳,广孝参承愧弗遑。戊申新正 御題”。
6、东向水门的西侧面,左边是“狮林图蹟剏雲林,一卷□神直□□。却以墨绳为月築,宛如粉木此□□。水態□古调賛尾,吳碩□□□□□。示時民意切永□,永□方寸□清□。癸巳新正中澣御題”;右边是“维则狮林始創宗,不思授受本中峰。即今御苑塞茫里,笑我無端又做重。丙辰季春
7、北向水关石拱上的诗刻,南侧面,从左往右排列,第一首“水门□少难舟行,冰上原來步更轻。然则设防意何事,蕩平王道会夜精。戊申新正御題”;第二首“无过跨水□门户,豈比昔歳及倚闉。更弗鳴□藉通舫,歩冰入者即知非。癸卯新正御题”,第三首“跨水为墙甕门罝,谁何本自異重闉。踏冰都可步而入,何必扁舟学问津。丁酉新正月御題”;第四首“跨水为墙下置门,此由溯委此探源。藝林夫豈外道義,我亦因之成性存。癸巳新正御題”;第五首“跨波门径上骑墙,□□人行过往□。设使桃源擬洞口,不教迷路误漁郎。乙未新正御题”;第六首“水波月樣阍为门,一棹因之兴探源。指日山莊问津处,文园重興细评论。己亥仲夏御题”;第七首“甃辟跨溪当圃藩,舟行达尾复通源。一筹雖勝吳中彼,陸地何曾有水门。丙午新正月
8、北向水门的北侧面,左边“甕墙隔水可称门,來往冰床此溯源。今日却因生别解,合其颠倒郑家言。壬子新正御题”;右边“渡门向每用冰床,春暮欣兹可泛航。盼捷无聊吟七字,百篇聊藉補为長。丙辰季春御題”。南面为水门正面,所以诗刻分布多,有七首,此石拱上雕刻全是有关水门和水系的诗,多题为冬季结冰的场景,暗藏玄机。
佩服打鹰洼老师的录诗,多么生僻的字也能打出来,根本就不认识。慢慢学习。乾隆皇帝的诗也没有很好的平台发表,时间顺序也很乱,没有看出头绪,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刻在这些石拱上,皇帝的园林没有几个人能来这里点赞。“盼捷无聊吟七字,百篇聊藉補为長”,乾隆要是现在的网络世界,一定是网红。
参考博客:打鹰洼,《圆明园狮子林乾隆诗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