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2016-03-26 11:18:06)
标签:

长信灯

海昏侯墓

汉墓

首博

雁鱼灯

分类: 参观博物馆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关键词:雁鱼灯,长信灯

   
    蹭了天翔群主的参观票去了五色炫耀展览,如果不写的什么差点意思,相比海昏侯汉代珍珠翡翠黄金玉石的绝世珍宝,一些实用器的展示倒是引起普通观众的兴趣,比如那个做酒的器皿,一些车马配件,香车宝马,一个永恒的奢饰品代言。如今社会看重的是房子汽车,海昏侯墓粒没有房子,确有房子里面的用具,最有名的是那盏灯,雁鱼灯,陪伴着墓主人熬过一个个漫长黑夜,我们无法体会一盏灯对没有照明时代的重要性,那盏灯也许能延长古人五分之一的生命。

   我们注意到展厅里的雁鱼灯,有一个脖子处的接口没有合拢,这个和墓里现场照片一致,可以很好的说明展品没有进过太多的修饰,几乎是原装展示,那么问题又来了,难道是汉代入殓的时候,这个接口就没有合拢。

   关于雁鱼灯,海昏侯墓里的这一对灯不是最漂亮的,网上有非常精美雁鱼灯的图片,在山西平朔、襄汾和陕西神木各出土一件,可见汉代雁鱼灯是每个王公贵族中珍爱的生活用具,照亮了古人的夜生活。其实,汉代最有名的灯是长信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我不太喜欢长信灯的造型,觉得宫女太委屈,还是喜欢雁鱼灯的造型,虽然主题体现的是杀戮,没有丝毫的残忍,流露出自然的状态,赏心悦目。

   网上摘抄关于雁鱼灯的介绍: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目前各地汉墓中出土的铜灯可分为盘灯、虹管灯、筒灯3大类。此次出土的雁鱼灯属虹管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也属此类。虹管灯的特征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

整盏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4部分套合而成。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鱼和大雁的身体都是空心的,点燃灯油或白蜡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挡住,不能乱飞,只能向上进入雁和鱼的体内。古人在雁腹中注入了一些清水,烟尘可溶入水中。此外,雁鱼灯的4个部分均可自由拆装,以便揩拭和清理烟尘。

   
2000
多年前,汉代生活中就有了这么高级的油灯,2000多年后,50-60年代人们还在使用最低劣的油灯照明,那么,2000年的有记载的人类发展进程中,慢慢长夜之中,没有任何改变。庆幸自己生在一个伟大的变革年代。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雁鱼灯,纪念首博海昏侯文物展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