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火神庙,高楼大厦下的古建筑点缀

标签:
花市火神庙李莲英白衣庵仿古建筑 |
分类: 北京人身边的古迹 |
李莲英旧宅,这个有点争议,因为李莲英私邸太多,无争议的旧宅在海淀区彩和坊,在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2号四合院共有四进院落,风格属于晚清时期建筑,相传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私邸之一,民国时期成为民居。曾为前中华戏曲学校旧址,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焦菊隐先生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一代名伶王金璐等名家也曾在这里学习过,后由同仁堂集团使用,属于同仁堂集团总部办公区,,门口挂有“四合院”的保护牌,只能远远地拍照,同仁堂博物馆是仿古建筑,参观需要预约,一般人是约不上的,但总体保留仿古建筑规模不小,以为是个老寺院建筑群,其实大部分都是新建的样子工程。
白衣庵现在是社区服务站,看样子是个坐西朝东的寺院,在豆瓣凌一凡先生有一篇《崇文白衣庵考》,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据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档号J181—15—159记载:“白衣庵坐落崇文门外东茶食胡同路南一百零三号,建于明万历年(1573—1619),属募建。本庙面积约一亩,殿房共十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除供佛外,其余房间出租以维持生计。庙内法物有白衣菩萨一尊,铁供器一份,铁磬一口,铁钟一口。”
崇文福善寺更是点缀,福善寺的重名也多,必须加上东城区原崇文去福善寺,福善寺没去,在网上王洪林博客处找到几张照片,又是施工单位自己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而新建的仿古建筑,以保护古建为名的规划,多做为社区服务的附加建筑,这里是物业中控机房,同时也印证了居民区旧寺院的基本功能,就是服务周围的老百姓,过去是婚葬嫁娶,现在是社区服务,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