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清真寺,还有东四和花市

标签:
清真寺牛街清真寺花市清真寺东四清真寺四无图 |
分类: 北京人身边的古迹 |
北京的清真寺没有进去过,做为游客曾经去过土耳其的蓝色清真寺参观,上个月很巧,不经意间路过北京三个古老的清真寺,不如把照片合在一起记录存档,北京的老清真寺,与国外传统的清真寺建筑完全不一样,完全没有阿拉伯的建筑风情,反而没有脱离四合院的布局,只是增加很多奇特的域外建筑元素,融合于中国传统大木结构的建筑习惯,形成中国清真寺自己独有的招牌建筑,遗憾是没有到清真寺内部看过,更没有虔诚信徒对建筑的体会。
据说北京明代有四个敕建清真寺,如今保留住三个,就是著名的牛街清真寺,东四清真寺和花市清真寺,现如在百度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总数超过70个,其中新建的也有阿拉伯的建筑风格,比僧人管理的佛家寺庙要多的多,可以说是最有凝聚力的宗教团体,这种民族、血缘和信仰高度统一的宗教团体令人敬佩,况且总是在我们身边默默的低调发展,让传统的佛家传播望尘莫及,牛街清真寺的电视专题节目说,在今天食品安全极度恶化的社会中,清真食品是最让人放心的,这是信仰的约束。
名称 |
创建年代 |
建筑规模 |
镇寺之宝 |
牛街清真寺 |
996年 |
占地面积1万平米 |
古兰经,碑刻 |
东四清真寺 |
1356年 |
占地面积1万平米 |
古兰经,碑刻 |
花市清真寺 |
1414年 |
占地面积2千平米 |
碑刻 |
牛街清真寺,站在大门外看真有特点,正是这个大门和超长的大影壁,让我关注到清真寺的建筑,大影壁东面石雕,有著名的“四无图”,解释的是:有棋无人下,有钟无人敲,如意无人佩,炉在无香烧。穆斯林“四无”的境界我等无法领会。
对于普通凡人也有其他的寓意,比如说是“四有图”,一个人,在自己生命(大树)时间内,要有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挂钟),要有自己的人生信念(香炉),要有陪伴一生的人生兴趣(围棋),要有个人意识的发挥的机遇(如意),多么简单的人生挂图,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解释。
另外在大影壁的四角石雕含有动物造型,这是清真寺装饰中非常少见的,一般不会出现动物的装饰,可能这个大影壁在清真寺大门外,不属于清真寺所管辖的范围,所以可以特例;至于清真寺更多是象征意义的大门,入门通道是汉白玉的石桥,只能看到汉白玉扶栏,中式牌楼似的大门,上面有一个匾额“达天俊路”,好像来自民国时期牛街清真寺的《工程歌》的第二段歌词,是牛街清真寺唯一的特有标识。
这个大门平时不能走人,不是清真寺的做礼拜行人的大门,更具有象征意义,北京地区的清真寺是东西轴向线设计,西方位朝拜的方向,所以,三个清真寺中,东四清真寺的大门为最合理,大门就是类似王府四合院的大门,有文物保护的牌匾,当时没有引起我更多的关注,而花市清真寺的大门,奇怪地开在北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里面,不论门开在那面,朝拜仪式只有一个方向。
关于牛街清真寺,网上有详细的介绍,据说寺中保存有一批重要文物和碑刻,其中元至元十七年和二十年(13世纪80年代前期)的两块阿拉伯文墓碑,以及在明弘治九年(1496年)用汉阿两种文字所刻的《敕赐礼拜寺记》碑,为研究伊斯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史的重要资料。
东四清真寺,最大的特点是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拥有建筑面积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开始我有点比相信,在百度地图卫星模式下查找,半信半疑,资料上说有15亩地,那真是超过一万平米了,网上说,大殿的3座拱门都刻有《古兰经》经文,院南北各有保存明代建筑风格的5间配殿和3间配房,均带前廊。在南配殿的资料室里,存有各种版本的《古兰经》,最为珍贵的是一本元代手妙本,文字精美,保存完好,还有埃及国王赠送的图书等珍宝。
(老照片来自老北京网上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