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在法国楼下面的山沟里,有一堆不起眼的人工堆起来的乱石,不知道是什么用途,在网上查到最近《惠然而来》先生的博客,有了一些了解,原来是圣母山,纪念圣母的建筑。
在西藏,我们也曾看见乱石堆,玛尼堆,一般都在山顶、路口边上,也有供奉山神的用意。主要用来祈祷途中平安,祈福,悬挂三角彩旗或哈达。
在蒙古,我们也看见乱石堆,敖包,也叫“鄂博”,是蒙古语音译,即“石头堆”的意思。由人工堆积而成,数目、大小、高低不等,有的还插上树枝,挂上各色布条。敖包最初只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也有一些敖包是为纪念某一大的事件或活动而堆积的,具有碑铭的意义。后来由于宗教的影响,敖包以至被尊为神物。蒙古族即使在寻常的旅途中,路经敖包都要下马施舍。因此,“敖包”一词在蒙古语中也引申为“供奉的山岳”。
但这里不是简单的乱石堆,设计的非常精巧,首先两侧的山坡全部修整成梯田的形势,承托出圣母山的威严,其次是石堆长十几米,厚4-5米,高有5-6米,对于石堆的体量是很大的,三个拱洞由自然石块巧妙的借力砌筑,最绝的是整体圣母山内表面是个半球面,看似不经意的堆砌却有很难的乾坤,有两条特意选择的白色岩石做装饰线,我是目瞪口呆。
两侧的洞估计是山洪泄水之用,中间是放圣母像的,有旧图为证。精巧绝妙的圣母山,绝对是有信仰人的功杰作。可能,这是与法国楼同期的教会建筑,这里曾经是一大片葡萄庄园,是法国传教士在这里经营的海外乐土,我们相信那是神圣的信仰和坚毅的劳作,可惜法国人终究是掠夺者,葡萄庄园只留下影像中的回忆(有旧照片),一切归于尘土,只有圣母山默默的屹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