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709
  • 关注人气:6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三清山,三朦胧

(2009-06-14 13:40:00)
标签:

三清山

索道

三清宫

景区

玉京峰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http://185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4/13/0/122899e4748g215.jpg

   单位同事曾在节假日去过三清山,光等索道就花了四个小时。这次我要避开周末,希望能看到人烟稀少的仙境。

    从江湾的小起出来是下午4点多,返回婺源再到三清山走新修的旅游大道,虽然在山里穿行,确如履平地。我们到达三清山的地界时天色已黑。

    三清山有几个入口,最早开发的是南大门,自驾车是不会选择那里。从北面进三清山,第一个售票站在西华台景区附近,海拔最高,没有缆车,可以直接爬到中心景区三清福地,若有机会再登三清山,我会选择这条路线。因为天黑,我们在金沙索道附近住下来,金沙索道是近几年新修的第二条索道,离三清山中心景区更近,属于半山腰,这里甚至有上饶地区最豪华的5星级酒店,标间几千元,灯火辉煌。我们在农家旅店住宿,标间100元左右。吃饭也非常方便。

    第二天,我们坐索道上山,索道果真没有排队,只可惜山上大雾,一切都在朦胧中,看来老天真的想让我再来一次。

     三清山名不虚传,其旅游条件之好也是名山中出类拔萃的,她不同与黄山和五岳,她的景色更贴近与她的景区线路的名字,阳光海岸、西海岸、东海岸等,真如同在海边散步,海浪是云海,而山峰则是礁石林立,人间美景。形象一点说,环三清山山顶的旅游路线几乎是水平的,这高山上巨大的环型山路,长达几十公里,点缀着著名的山石奇景,讲述着动人的传说,可以说是天堂美景,她的特色和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上山后下起小雨,大雾中几乎不能摄影,绚丽的景色只能听导游说,却亲眼看不到。前面一组游客是小学女教师,30多个20多岁的小姑娘,一路欢声笑语,她们有的穿着半高根的鞋子登三清山,落在队伍后面的三个漂亮的小老师很活跃,不断用手机拍照,当然只能模糊有个人影,我帮她们照了几张,边走边聊了起来,可惜忘了学校名,也没留联系方式,最后下山时看到她们,穿高根鞋的已走不动路,导游等在一边发愁,真是一群不知愁的仙女。

     沿着陆游线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开始离开旅游线路,目标是登玉京峰的最高峰,三清山海拔最高的地方,上山的路因为不是旅游线路,路况很糟没有人维护,路上也不见一个游客的影子,雨雾之中只有我们一行四人,当地人也根本不来这里。当我们登上最高处时,还是狂喜的好一阵子,有点征服后的感觉,汗和雨水已湿透衣襟。

    其后,从山顶下来参观了三清宫,很简陋,南方山上的道观庙宇都如此,还是三清宫周围的山色让人留恋,三清福地在于自然。

    网上介绍: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景区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14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先生慕名来到三清山后,惊叹道:“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其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她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我一定要再去一次,不坐缆车爬上去,去看东方女神。

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4/13/5/12289a873b9g213.jpg

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4/13/6/122899b39bcg214.jpg

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4/13/6/12289a3cc62g215.jpg

http://182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4/13/9/122899ddc77g21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