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2008-11-10 12:34:00)
分类: 旅游随笔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昨天住在酒泉,听了大街上的秦腔,也许不是秦腔,但当地人唱老歌都是一个味,秦腔味。早上出车上了高速,一路沿着祁连山脉奔驶,车窗外飘过祁连山的雪和长城遗址,使旅途变的十分享受。抽时间找今天的旅游项目,张掖古称肃州,酒泉古称甘州,这是甘肃的由来。酒泉张掖就代表着甘肃。酒泉去过了,下一站选在张掖,听说古人又称金张掖,有一个大佛寺。于是决定张掖下高速,参观大佛寺。

     在张掖市区转着找大佛寺,转了几圈看见一个白塔,其实是大佛寺的东面,现在成了销售摆摊的集市,我们把车停进去,抬头看到停车场一角有一座本觉尼姑莲座雕像。和一些杂物和临时房混在一起,很不起眼,后来经寺内讲解员介绍,她是一位与佛经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本觉尼姑,俗姓姚,1901年生于张掖,1975年初圆寂。大约在1952年,本觉尼姑住进大佛寺藏经殿旁的小屋里看护佛经,直到1975年74岁时在寺院圆寂。在20多年中,她对经卷的隐藏守口如瓶,即使对家人和亲朋也从来未透露过。甚至在“文革”中,她在被当作“牛鬼蛇神”批斗的日子里,尝尽了人间辛苦、受尽了皮肉折磨,但她牢记着师父教诲,始终未向外人吐露一字半句。凭着对佛门坚真的信仰和对正义执着的追求,本觉孤苦伶仃,靠乞讨和扫树叶柴草以惨淡度日,顽强地活了下来。在一位正直的退休老工人帮助下,她忍辱负重,蜗居在一所破房子里,默默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风险和压力,毅然肩负起保护佛经的重任。后本觉年事弥高、贫病交加,终因破炕起火而被焚辞世。人们在拆毁烧残的房子时,才发现完整的12橱佛经。另外,这些佛经是从永乐八年在北京正式开始雕刻,到明英宗正统五年完成,前后历时30年时间,内容主要集中了经、律、论三大部,共收佛经1621部,6361卷。而驻守在张掖的一位太监,以颁赐给大佛寺的《北藏》做蓝本,又出资将《北藏》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用金泥重新抄录了一本。由于采用名贵的绀青纸和金泥,整部经书华美异常,与《北藏》相互映衬,这就是今天让人们叹为观止的金经。在大佛寺右面的一个殿里,我们参观了这部金经。不大的展厅内,那些用金粉写出来的经书,每个字大小一致,笔划一丝不苟,严谨流畅,端庄大方。经书开头的佛教故事图画,生动飘逸,让人看了有飘飘欲仙的感受。这个传奇般的护宝故事,不仅将一部佛经完整地留给了大佛寺,而且也让大佛寺充满了传奇色彩。

    网上介绍: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眻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袛园演法”。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2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

   寺里不许照相,壁画是门口的仿制品,很好玩。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经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