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靖远寺儿湾石窟

(2022-03-26 23:06:03)
标签:

历史

文化

收藏

旅游

佛学

分类: 旅行日记

寺儿湾石窟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寺儿湾,距离县城约20公里,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群众称作“佛爷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为一体的文物旅游景点。因这里有一寺一湾,便称寺儿湾。

据考证,该寺自唐代开凿以来,共有六座洞窟,形成窟群,规模宏大。20世纪70年代,其中五座石窟被毁,现仅存一窟,深5.8米,宽4.4米,高4.26米,为平顶三面开龛式。有大小佛龛30多个,龛内存有塑像66尊,皆为泥裹浮雕彩塑造像。

寺门左前方有一块残碑,为《古刹寺碑记》,从中可以看得出维修和创建将军殿、伽蓝山门及僧房的记述,碑文末题有“靖远卫掌印守备徐应和癸丑之岁孟夏之月”字样,据考证此阁楼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增建,嘉庆丙辰年(1796年)重修。

窟内现存唐代造像释迦、伽叶、阿难、观音、天王、力士、十八罗汉等塑像 66尊,高0.03--0.2米。窟门为砖券拱结构,上方有木结构小阁一座,出檐处为斗拱木雕,为清康熙十二(1674)年增建楼基。

窟中正壁为大龛,龛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发髻螺旋高耸,慈眉善目,炯炯有神,面庞圆润,躯体比例适度,身披通肩袈裟,绘塑技法完美,塑像背景衬以,花卉浮雕。左壁龛中塑燃灯佛像一尊,身披低领袈裟,右手置于膝下,左手结禅印,左右两童子均双手合十,四大金刚手执法器。右龛内塑药师佛,侍童站立两旁,手执笏板。四大金刚肃立外侧,袒胸露背,相貌庄严。左右两侧塑像为阿难、迦叶、观音、天王、力士、十八罗汉等,大多为唐代彩塑,个性迥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左右两壁龛外有四尊浮雕,为佛国仙女形象,身着紧身无袖露肩长裙,腰束丝带,身材丰腴修长,袒胸露臂,右手举至肩部,左手抓着曳地长带。龛下中间是观音菩萨镀金塑像,坐于普陀山石之上,身着黄色衣裙,缨络饰胸,左腿半珈趺而坐,左手压四卷无字经书,右手置于曲立的右腿之上。善财童子侍立观音右侧,长发弯曲拖地,双手合一。龙女黄衣绿裙,发髻歪梳,手捧宝壶,站立左侧。

窟顶藻井,状似倒置米斗,其上绘有彩色壁画,因年代久远又经烟熏,图案已无法辨认。

窟门之上为木结构建筑的三圣佛殿,中塑释迦牟尼像,斜披袈裟,右臂右胸裸露,手捧宝钵,乌发卷曲结髻,衣褶层层迭起,赤足站立在莲花宝座上。一边为观音菩萨,头饰凤冠,颈胸戴有珍珠、玛瑙等饰物,左手持净水宝瓶,右手结印,足踏莲花宝座,飘浮云端,脚面饰有珍珠嵌宝石饰物。另一边为大势至菩萨,头戴硕大的黄金嵌宝石宝冠,冠饰垂至肩部,手镯臂钏,珠光宝气,双足饰以珍珠环嵌宝石之物,身穿短袖素色长裙,裙带打十字结于腹下,再下垂至膝前又结一十字结,余带垂至足下,长长的白色饰带绕肩而下,裙带和衣带飘向身后。

窟正前方有一砖木结构的小阁,前为弥勒佛坐像,挺胸鼓肚,笑口常开,后为韦驮坐像,珠饰头盔,双手合并。

寺院除现存石窟外,还有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山门、大佛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斗战圣佛殿等仿古建筑。

北崖面上有北魏佛龛一处,距地表高2米,内有浮雕残迹,配殿和山门毁于清同治年间。

窟前留有残碑半块,高1.1米、宽0.81米,残存133字,记载石窟建立经过,又有清乾隆二十七(1762)年碑两通,阴刻于南面石窟前半壁红砂崖上,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唐代泥塑艺术有重要价值。

石窟内佛像经历代彩饰,造型精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与敦煌莫高窟唐代造像相媲美,对研究黄河流域和丝绸之路石窟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寺儿湾石窟地处黄河北岸,背靠寺儿坪,南临黄河水,居于险要的地理位置,这里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渡口。如今,寺前周围耕地已变为稻田,视野开阔,水声潺潺,一派田园风光。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靖远寺儿湾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