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2025-11-10 08:03:34)
标签:

西游记壁画

佛教艺术精品陈列

重修万寿塔石碑

万圣殿旧址

十二圆觉菩萨

杂谈

分类: 陕甘宁疆
大佛寺正殿后墙绘制有十二圆觉菩萨和哼哈二将壁画。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观音塑像及背后的观世音救苦难壁画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地藏菩萨塑像及后面的西游记壁画,这幅壁画色彩斑驳,绘于明末清初,由若干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画面上有险山怪石、参天古木、奔流溪水、云雾缠绕、高山火海,绘有“取水子母河”“道昧放心猿”“婴儿戏禅心”“大战红孩儿”“活人参果树”“路阻火焰山”“大圣拜观音”“大圣闹天宫”“观音收怪犼”“大闹金兜洞”等故事情节。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另一侧观音塑像及背后的观世音救苦难壁画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大佛殿中轴对衬,四平八稳的建筑布局,中原地区少有的绿釉鸱吻设计,西域特色的莲花纹瓦当,更有佛塔殿堂共生的特点。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西夏至元代,大佛寺一直都作为皇家寺院存在,是我国仅存的西夏宗教殿堂,整体采用宫廷建筑风格,殿宇层层递进,尽显宫廷官式建筑的规整大气。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主体建筑大佛殿是西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两层楼阁,平面构架工整规范,体现了皇家“九五至尊”的气概。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该建筑是乾隆十六年重建的。由于原色彩的脱落,看过去显得古朴。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大殿后的大成殿,原为大佛寺万圣殿旧址,后迁张掖文庙大成殿至此,现为佛教艺术精品陈列厅。这里展示了张掖大佛寺遗藏和出土的碑刻、记事牌、造像、绘画、法器、密宝等佛教文物。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正统六年重修万寿塔石碑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正统六年重修万寿塔石碑(背面)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乾隆十二年重修弘仁寺碑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乾隆十二年重修弘仁寺碑背面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代成化十三年重修卧佛记事铜牌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代万历十九年记事铅牌,明代万历三十九年记事铁牌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接引佛铜造像,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高178厘米,铜铸圆雕中空,通体鎏金。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造型细节‌:螺发高耸,眉间嵌宝石白毫,面庞饱满,双耳下垂。身着通肩莲花纹袈裟,腰系环扣节裙带,赤足踩双层仰莲台。左手结与愿印,右手举胸结说法印,象征满足众生愿望与传授佛法 ‌。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中间为清代刷金宝生佛铜坐像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木雕彩绘迦叶像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大佛殿匾额“无上正觉”,西夏原物,国家一级文物。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阴阳两界人物水陆画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六道人物水陆画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长颈龙首双耳铜壶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诞生佛铜塔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双龙耳套环铜壶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宗喀巴佛像唐卡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大佛殿壁画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冯琳普贤菩萨像图轴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清代吴锡堂十八罗汉横幅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代漆绘描金人物铜镜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明代高僧佛骨

甘青环线33:张掖大佛寺(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