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福州:修缮中的凤洋将军庙

标签:
藻井琉球国三国演义故事图省保单位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凤洋将军庙坐落于鼓山镇远东村,就在远洋路上,有座将军庙的大牌坊。
数次来到这里,将军庙都没开门,最近的修缮还在进行中。庙前的五香炉,虽然没有燃香,可以想一下祭祀时的盛景。

将军庙的门楼,已经拍过几次,重温还是感觉很有气势。上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太平有象、福寿连绵等。

进门是戏台的背面,栏杆板上有1982年的春夏秋冬花像。

两旁的走廊,各有一张驯马像。

边上还有道光二十一年铺路碑的。右墙还嵌有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将军庙的捐资碑

看一下正在修缮中的庙宇,里面工具声不断。

戏台上的藻井

放满桌椅的戏台。

两旁的走楼,栏板上都是三国演义画像,保留了原貌。

介绍说走楼在戏台两侧,重檐歇山顶,上下三层,每层面阔16.7米,进深3.6米,檐下吊柱饰垂莲,栏板绘有38幅三国演义故事图。

上面的工人正在工作,不好意思上去。

各个神龛,都挂上了红帘。这个时段,诸神放假了。

墙上的四大金刚和罗汉画像,看过去很新,大约是新绘的。

回望戏台。台沿镌刻花鸟浮雕,沿角置垂柱,柱头为兽头形;戏台顶设藻并,斗拱叠涩,雕工精巧,呈螺旋状。


据说,戏台上的藻井有扩音效果。

戏台前为拜庭,上置藻并,装饰华丽,有双龙戏珠图案。

戏楼与大殿之间建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檐下如意斗拱层层出跳。

偏殿应该是供奉陈靖姑,这画像和对联,很符合。


清代的方石柱,都有刻联。

将军庙供奉的是琉球金伯通将军,所以墙壁上的画像都是金将军的事迹。

主神像,一样的挂着红布,暂时放假。金伯通将军,是琉球国唐营(久米村)人。他的先祖金瑛曾是侯官县壁团洲(今闽候新洲)的居民。明代史籍记载,1392年,朱元璋赐给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这其中多为河口(今福州小万寿桥附近)一带善于驾船的福州人。金瑛就是其中一位。

画师还在画作。1558年,金瑛的六世孙金伯通回乡认祖。两年后,金伯通将军护送琉球使者来朝求册封,但不幸的是,船只到达闽江口时遭遇风暴,船翻人亡。金伯通的遗体三次漂至今将军庙附近,乡人感到奇怪,便保存其遗体,在遗体上覆以灰土,塑成神像,因此得名“肉身将军”,并建庙祀之。


数次来到这里,将军庙都没开门,最近的修缮还在进行中。庙前的五香炉,虽然没有燃香,可以想一下祭祀时的盛景。

将军庙的门楼,已经拍过几次,重温还是感觉很有气势。上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太平有象、福寿连绵等。

进门是戏台的背面,栏杆板上有1982年的春夏秋冬花像。

两旁的走廊,各有一张驯马像。

边上还有道光二十一年铺路碑的。右墙还嵌有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将军庙的捐资碑

看一下正在修缮中的庙宇,里面工具声不断。

戏台上的藻井

放满桌椅的戏台。

两旁的走楼,栏板上都是三国演义画像,保留了原貌。

介绍说走楼在戏台两侧,重檐歇山顶,上下三层,每层面阔16.7米,进深3.6米,檐下吊柱饰垂莲,栏板绘有38幅三国演义故事图。

上面的工人正在工作,不好意思上去。

各个神龛,都挂上了红帘。这个时段,诸神放假了。

墙上的四大金刚和罗汉画像,看过去很新,大约是新绘的。

回望戏台。台沿镌刻花鸟浮雕,沿角置垂柱,柱头为兽头形;戏台顶设藻并,斗拱叠涩,雕工精巧,呈螺旋状。


据说,戏台上的藻井有扩音效果。

戏台前为拜庭,上置藻并,装饰华丽,有双龙戏珠图案。

戏楼与大殿之间建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檐下如意斗拱层层出跳。

偏殿应该是供奉陈靖姑,这画像和对联,很符合。


清代的方石柱,都有刻联。

将军庙供奉的是琉球金伯通将军,所以墙壁上的画像都是金将军的事迹。

主神像,一样的挂着红布,暂时放假。金伯通将军,是琉球国唐营(久米村)人。他的先祖金瑛曾是侯官县壁团洲(今闽候新洲)的居民。明代史籍记载,1392年,朱元璋赐给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这其中多为河口(今福州小万寿桥附近)一带善于驾船的福州人。金瑛就是其中一位。

画师还在画作。1558年,金瑛的六世孙金伯通回乡认祖。两年后,金伯通将军护送琉球使者来朝求册封,但不幸的是,船只到达闽江口时遭遇风暴,船翻人亡。金伯通的遗体三次漂至今将军庙附近,乡人感到奇怪,便保存其遗体,在遗体上覆以灰土,塑成神像,因此得名“肉身将军”,并建庙祀之。

前一篇:家在福州:侯德榜故居
后一篇:家住福州:梅园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