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2025-09-25 08:15:29)
标签:

沙溪河

李蕃

李钟壁

李钟峨

雪鸿堂文集

杂谈

分类: 云贵川藏
通江三李故居位于兴隆镇翰林村,系清初通江籍文化名人李蕃及其子李钟壁、李钟峨祖居地。大雨中我们来到这里,村里在山上,道路窄且陡,开车新手慎行。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来的时候大门紧闭,我们四周寻人看看有没管理员。门前的场地上树有两根旗杆。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建筑坐西南向东北,由三进四合院组成,分下院、过厅、上院。穿斗木梁架结构,青瓦屋面,悬山歇山混合式屋顶,板壁隔窗,为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建筑风格。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故居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历经多次续建。2017年县文物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落架大修。这是通江县目前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人故居。2020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联:雪泥鸿爪垂云亭,风和日丽燕喜来。对应的,正是父子三人的三本文集,《雪鸿堂》《燕喜堂》《垂云亭》,昭显文脉流韵、生生不息。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一会来人了,感谢一番进去,就是下院。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院落左右厢房对称布局,两两相对。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故居内举办有《巴蜀人杰·通江三李》主题陈列,整个展览由序厅,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生平事迹和李氏渊源、家风、学风、文风、政风、济世等版块组成。全面展示“三李”及其族人的家风、学风、政风和文风,传承历史名人优良品质。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李蕃: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至十八年(1679)任山东黄县知县(今龙口市)。康熙十九年(1680年)蒙冤发配戍山海关,二十一年遇赦释放,二十三年回通江。回通江后,潜心研究文字,写出各类文章300余篇,著有《雪鸿堂》刊印于世。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病逝,终年73岁。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李钟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历任广西平南知县、刑部督捕清吏司主事。既精于散文,又喜欢诗,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并将其所写的诗文整理成书,名曰《燕喜堂》。李钟壁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病还乡,乾隆二年(1737年)病逝,终年79岁。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李钟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历任贵州仁怀教谕、馆选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福建学政、日讲起居注官、太常寺少卿等,当地人称之为“李翰林”。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一门三杰,著述颇丰,三人合著《雪鸿堂文集》收录入《四库全书》,在康雍乾之世名动一时,被称为“通江三李”。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故居里的书房布置。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称通江“三李”“人盖有古良吏之风,文堪与‘三苏’媲美”。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更多的是展厅。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走过过厅,就是上院,院子中间有高企的石步道通后堂。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上院的房间比下院大多了,大约这里是主子的住房,而下院应该是管家、保镖等的住处。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故居是依山而建,层层往上,寓意美好。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堂屋的上方是阁楼,左右木梯上下,用以存放重要物品。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特别说说李钟峨,他幼时多病,6岁还不能独自行走,11岁开始读书,渐渐懂事后,耕读为本,勤奋好学,同时,在学习中得到了多位名师教导。且得贤妻雷氏帮助较多,人们称雷氏为李钟峨的“二先生”。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李钟峨在翰林院供职22年,见多识广,一生著述颇丰。他将其父李蕃所著《雪鸿堂》集,其兄李钟壁所著《燕喜堂》集和自己所写的《垂云亭》诗文集,合编成《雪鸿堂文集》刊印问世。李翰林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病逝,终年88岁。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堂屋,用来祭祖及待客。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三李之李蕃擅文‌:以散文见长,著有《雪鸿堂文集》《雪鸿堂诗集》,文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内容多聚焦民生疾苦和地方风土,如描绘百姓生活与社会风貌的作品,体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关怀‌。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三李之李钟壁长诗‌:诗歌创作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为主,代表作如《金陵登重楼》,强调作诗重在抒发内心“思”,反对生搬硬套,风格直率而富有感染力,反映了其廉洁为官与人生坎坷的感悟‌。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三李之李钟峨工于赋律‌:精于赋和律诗,作品主题多忧国忧民、捍卫道义、扶持教育,如“明天道”“赋历法”“阐礼乐”等题材,风格典雅严谨,展现了其文官生涯的理想追求‌。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我们继续前往川陕苏区王坪景区,越过沙溪河到对岸。脚下的河流深且急,风景甚美。沙溪河是大通江的支流,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对面就有高速路,是通江广安高速路的延伸。

川北环线116:通江三李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