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2025-08-20 08:05:12)
标签:

袁天罡

李淳风

推背图

淳风祠

罗盘广场

杂谈

分类: 云贵川藏
天宫院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地处阆中市西南,距市区29公里,由天宫院古建筑群,淳风祠、观稼山和五龙台,天宫古镇等景点构成。这里因为唐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而闻名。这二位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术士和天文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中定居,在此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都埋藏于此,天宫院为纪念他俩而建。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袁天罡是唐朝初年的著名相士和预言家,他出生于四川成都。他最著名的预言之一是预测武则天将会成为女皇帝。袁天罡还精通大六壬、五行等占卜法门,能够根据天象、地理和时间等因素推演吉凶祸福。他的代表作 《推背图》,通过图像和谶语预言了从唐朝到未来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尽管其真实性存在争议,但在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祠堂前的占星台。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李淳风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天文学家和预言家。他负责观测天文现象,并准确预测了日食等天文事件。李淳风还参与了对 《推背图》 的编写,李淳风在天文和预测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预测能力得到了帝王的认可和信赖。尽管他在推算国运时曾受到袁天罡的警告,但他最终还是完成了推算工作,展现了他在学术上的坚持和执着‌。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我们按照路程,先到了淳风祠。它始建于唐仪凤三年(678年),初名 淳风祠,系李淳风之子李该为祭祀其父所建‌‌。淳风祠历经多次修葺和重建。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曾遭火焚,后在万历八年(1580年)复建。民国时期曾改称为淳风寺,但在1960年代被拆毁,2013年又重新修建‌。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现如今淳风祠建筑主要有大门、太初殿、太史殿、太极殿等。寺内现存唐代菩提树后裔及仙鹤塘等历史遗迹,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太史殿的正面,有两颗菩提树。其中一颗,正对太史殿的大门。李淳风的孙子李该,来仙鹤会建淳风祠时,从长安带来菩提树苗,栽在太极殿前,一直流传到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强行砍伐。但是在菩提树的原址附近,有两颗幼苗,从原来的古菩提树根部长出,如今已经有五六十年。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二十四史之《新唐书》、《旧唐书》等,均有专门的李淳风传记。据史料记载,李淳风制作的浑天仪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三重浑仪,仰可观测星辰,下可看到日影刻度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太史殿内,陈列李淳风所著《乙巳占》等文献复制品。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李淳风,历任承务郎(从八品)、太常博士(正七品)、太史令(从五品),封昌乐县男。乾封二年,李淳风获高宗所赐驿券,前往隆州(阆州)访袁天罡,欲议审《乙巳占》。临此,知袁天罡已谢世两年,便择风水宝地龙洞沟仙鹤会隐居,设占星台,置风动标,撰写《乙巳占》卷十,潜心天文数学研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为八级的人。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太极殿曾经供有一尊约1.6米高的李淳风坐姿檀香木雕像,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毁。太极殿里展示阴阳五行学说相关文物。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太极殿内李淳风塑像,为道士形象。李淳风的父亲李播,隋朝时任地方官,后弃官为道士。少年时期,李淳风因父母相继过世,被至元道长收养。2013年,淳风祠堂正式复建的时候,淳风祠太极殿李淳风塑像,由香港淳风仙观,着手打造。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据《明嘉靖保宁府志》记载,五代风水宗师杨筠松、宋代易学家陈抟均曾到此祭拜。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天宫院始建于唐,代有废兴,现存建筑为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复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当地全面修葺天宫院,重建了山门亭子楼。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这座建筑群包括万年台、牛王亭、正殿和观音殿等,现存正殿、后殿系明清建筑。火井铜钱:相传袁天罡在火井任职时,曾在此地埋下一枚铜钱。而李淳风在寻找墓地时,也在此地插下一枚金针。后来,两人发现他们各自选中的地方竟然是同一块宝地,而李淳风的金针正好插在了袁天罡的铜钱眼中。于是,他们各自后退五里地,建造了自己的墓地,而这块地方则被共同保留下来,修建了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天宫院。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堪舆罗盘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清代老子木雕像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清代伏羲木雕像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八宝纹八卦板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宋代八卦瓶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正殿,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重建,是天宫院景区“九龙捧圣”山水格局的正穴所在,塑有袁天罡、李淳风坐像。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推背图介绍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袁天罡与李淳风的关系在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主要包括师徒、挚友、同僚三种关系,两人均为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术数大师,曾合著《推背图》。正史记载两人曾共事于唐太宗时期:李淳风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袁天罡任火井令擅长相术风水,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后殿曾是观音殿,现在内置袁大师用于推演命数之著名“称骨塔”,称骨算命,小时候我就听说。殿内悬“元亨利贞”匾,它是天下第一卦——乾卦的卦辞。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据说,通过“称骨塔”,人的命运以出生时辰,可用“几斤几两几”来度量,通过“术数”推断人的命运。查看“称骨歌”,便知个人一生之命运也。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袁天罡和李淳风在历史上堪称“神预测”双子星,前者发明“相面术”,后者写下《葬经》,《推背图》更是被历代奉为“预言圣经”。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殿后是八卦井。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上到亭子楼观景,天宫院前,有罗盘广场。广场直径33米的大罗盘为主体,由天池、龙凤转天椅、罗盘十三层及周边六十四卦卦象鼓组成,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天宫院名气很大,可惜留存的古迹太少,印象不是太深刻。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接着前往袁天罡墓。袁天纲(也叫袁天罡)年幼时父亲去世,家道贫寒,却喜好道术,精于面相。隋炀帝大业(605年-618年)中,被任为资官令。唐高祖武德(618年-626年)初,任命为火井令。工于相术,大业末时曾为杜淹、王圭、韦挺、窦轨相面,所言后皆应验。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闻其名,召至九成宫。后又为中书舍人岑文本、侍御史张行成、马周等相面,均一一灵验。史籍记载袁天纲相人都很准确,后又预言自己去世年月,也应验了。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据《新唐书·艺文三》载,袁天纲著有《相书》《要诀》,后与李淳风合著《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袁氏相书还有《人伦龟鉴赋》《气神经》《骨法》等,其著述均已佚。袁天纲作为以相术风水著称的术数大师,其易学的造诣是非常深厚的,为易学的术数化开拓了新的领域。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关于袁天罡的传说,最广为流传的莫过于预言武则天称帝、金针穿钱眼以及推背图三大神迹。他的墓坐落在观稼山的山腰,距离天宫院约一公里,墓地坐北朝南,墓前的开阔地带,两旁有山脉环绕,邓家河与凤鸣河两条河流在西河交汇,形成了“麒麟奔太阳”的风水格局。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介绍说袁天罡墓后七星古柏暗合北斗,而李淳风墓前五层拜台对应五行,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接着来到李淳风墓。这个地方在风水学上被认为是一块绝佳的宝地,整体地形酷似“仙人座坛”,且有三层台地,寓意“三台九重”,象征吉祥和尊贵。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阆中李淳风墓共有两处‌,分别位于柏垭镇淳风村和天宫乡五里坪‌(图片处)。柏垭镇淳风村‌:2006年,四川省阆中的柏垭镇一处古墓塌陷,考古队员在抢救发掘时发现了这处墓葬。墓葬的主人被认定为李淳风‌。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还有一个说法,李淳风的坟墓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东北约六华里之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那里是他的老家。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赵朴初题“学究天人”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川北环线80:阆中天宫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