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50: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

标签:
祭山图玉璋青铜大立人像金杖大型铜神树文物修复馆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继续参观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兽面纹铜铃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铜铃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博物馆展出的摇钱树并非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而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广汉市三水镇或万福镇等周边墓葬,其功能主要为丧葬器物,象征升仙与财富。与三星堆青铜神树(夏商时期)相隔千年,两者无直接关联。

由青铜树干、陶/石质底座及多层树冠组成,枝叶装饰铜钱、朱雀、西王母等图案,工艺精细但逊于三星堆神树。

祭山图玉璋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玉璋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二展馆“人神共舞——神秘的青铜王国”
青铜大立人像
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戴饰,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

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一号大型铜神树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通高3.96米,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在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这株神树也称得上是形体最大的一件。


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



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

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


鹰形铜铃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兽面纹铜铃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铜铃
商代,公元前125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出土


博物馆展出的摇钱树并非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而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广汉市三水镇或万福镇等周边墓葬,其功能主要为丧葬器物,象征升仙与财富。与三星堆青铜神树(夏商时期)相隔千年,两者无直接关联。

由青铜树干、陶/石质底座及多层树冠组成,枝叶装饰铜钱、朱雀、西王母等图案,工艺精细但逊于三星堆神树。

二号神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神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神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