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45:罗江白马关景区·庞统祠墓

标签:
金牛古道龙凤二师柏凤字碑栖凤殿千年古柏&zwnj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白马关景区隶属于德阳市罗江区,历史上白马关是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的屏障,是有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关楼,“白马关”三字是宋苏轼手书。

挂镜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罗江知县杨杨周冕建,寓意明镜高悬,鉴查过往者之“善恶”

进入关门,有庞统祠墓的省保碑。

内有许多小路,通往不同的建筑。

张飞殿,是因为张飞曾在此地为悼念庞统而种植了两株千年古柏,后人建殿以纪念。



庞统这个人,在当时确实挺有名的,但他对历史的影响可没诸葛亮那么大。刘备攻打益州那会儿,庞统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在蜀汉集团里头,他算是个不能小看的人物。不过仔细瞅瞅他这一辈子,发现他风光的时间真的不长。

祠内立的清乾隆年绵竹县、罗江县“汉庞靖侯祠堂山记”

后人拜谒祠庙后的题刻。


乾隆年间立的“庞靖侯传”碑。

乾隆十年罗江刘县尉的“议复庞公寝室引”

奇异的凤字碑,碑上有:凤飞忠存柏翠祠深马某 重游白马山

往前是二师殿,奉祀庞统、诸葛亮的殿堂。塑像背景再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战乱场景。

几千年以来,卧龙凤雏都是忠诚和智慧的化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传统戏曲、京剧等项目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当然,自古以来,他们出场都是正向的,绝对的正面人物。



挂镜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罗江知县杨杨周冕建,寓意明镜高悬,鉴查过往者之“善恶”

进入关门,有庞统祠墓的省保碑。

内有许多小路,通往不同的建筑。

张飞殿,是因为张飞曾在此地为悼念庞统而种植了两株千年古柏,后人建殿以纪念。

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雒县(今广汉市),庞统身先士卒,率众攻城,被守城的兵将用箭射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痛惜,将庞统厚葬于此。

从小路过来,先看到墓莹。史料载:“《秦蜀驿程后记》上有诸葛公庞靖侯祠,有碑题汉代龙凤二师祠,又有古落凤坡碑,今名白马关”。


从小路过来,先看到墓莹。史料载:“《秦蜀驿程后记》上有诸葛公庞靖侯祠,有碑题汉代龙凤二师祠,又有古落凤坡碑,今名白马关”。

墓顶为石雕镂空宝顶,下压八角凤尾;墓体为石箍圆柱实体,总体宛如一顶巨大的将军盔。庞统墓的外观造型与庞统的身份十分相符,在名古墓中堪称一绝。

现存祠墓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在王屏藩乱蜀时(1682年)摧毁的祠墓原基础上重建的。古往今来,许多军事家、政治家、文人墨客常来此凭吊忠烈,并留下观感诗文。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苔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这是宋代诗人陆游过罗江拜谒庞统祠墓留下的诗句。

进入主殿,庞统祠内的塑像。《三国演义》的庞统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庞统是东汉末年与诸葛亮齐名的杰出谋士,以'凤雏'之称闻名,其谋略才能备受推崇但早逝限制了历史贡献。作为刘备帐下重要谋臣,他提出入川战略并献计破雒城,但其相貌缺陷、性格特质及36岁战死的结局,引发后世对其历史地位与评价的争议。

栖凤殿匾“栖凤”,棲是异体字。题写时间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题写者是时任罗江县令李德瀚。


现存祠墓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在王屏藩乱蜀时(1682年)摧毁的祠墓原基础上重建的。古往今来,许多军事家、政治家、文人墨客常来此凭吊忠烈,并留下观感诗文。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苔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这是宋代诗人陆游过罗江拜谒庞统祠墓留下的诗句。

进入主殿,庞统祠内的塑像。《三国演义》的庞统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庞统是东汉末年与诸葛亮齐名的杰出谋士,以'凤雏'之称闻名,其谋略才能备受推崇但早逝限制了历史贡献。作为刘备帐下重要谋臣,他提出入川战略并献计破雒城,但其相貌缺陷、性格特质及36岁战死的结局,引发后世对其历史地位与评价的争议。

栖凤殿匾“栖凤”,棲是异体字。题写时间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题写者是时任罗江县令李德瀚。

殿前有清代同治年间的连:真儒者不图文章名世,大丈夫当以马革裹尸。


庞统这个人,在当时确实挺有名的,但他对历史的影响可没诸葛亮那么大。刘备攻打益州那会儿,庞统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在蜀汉集团里头,他算是个不能小看的人物。不过仔细瞅瞅他这一辈子,发现他风光的时间真的不长。

祠内立的清乾隆年绵竹县、罗江县“汉庞靖侯祠堂山记”

后人拜谒祠庙后的题刻。


乾隆年间立的“庞靖侯传”碑。

乾隆十年罗江刘县尉的“议复庞公寝室引”

奇异的凤字碑,碑上有:凤飞忠存柏翠祠深

往前是二师殿,奉祀庞统、诸葛亮的殿堂。塑像背景再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战乱场景。

几千年以来,卧龙凤雏都是忠诚和智慧的化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传统戏曲、京剧等项目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当然,自古以来,他们出场都是正向的,绝对的正面人物。

二师殿的两副楹联,一副刻在石柱上,一副木刻挂殿中。一副书:“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主;先生若不死江山未必竟三分”,另一副书:“天意定三分故教国士身先死,将星沉七夕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师殿里,一左一右有两棵古柏,据说系张飞所植。由于古柏外形一棵像龙飞,一棵像凤舞,因此被人们唤作龙凤二师柏。不过,龙柏在2002年时已枯死,凤柏也只剩半条命。



二师殿里,一左一右有两棵古柏,据说系张飞所植。由于古柏外形一棵像龙飞,一棵像凤舞,因此被人们唤作龙凤二师柏。不过,龙柏在2002年时已枯死,凤柏也只剩半条命。



自刘备为庞统建祠后,庞统祠墓几经兴废。现存祠墓是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在王屏藩乱蜀时(公元1682年)摧毁的祠墓原基础上重建的。

墓祠边的石碑。右边的已经很残破了。

一座亭子,为已经残破的石坊遮风挡雨。


墓祠边的石碑。右边的已经很残破了。

一座亭子,为已经残破的石坊遮风挡雨。

高度超过4米,是整个四川境内,现存三国文化遗址、遗迹当中最大的刻石造字



据史料记载,白马关汉代时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是剑门蜀道上五关之最后一关。蜀地往北出川第一关便是白马关,因此有“出川入蜀第一关”之说,金牛道穿过此关,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白马关汉代时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是剑门蜀道上五关之最后一关。蜀地往北出川第一关便是白马关,因此有“出川入蜀第一关”之说,金牛道穿过此关,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牛古道白马关段南起白马旧场,北至落凤坡,全长4.7公里,为青石铺就。行走在宽约3米的小径上,路面的青石凹凸不平,边缘的石板长了些青苔,而中间部分的石板,还能够清晰见到以前留下的车辙印,诉说着以往金牛古道的繁华。


前一篇:川北环线44:绵阳平杨府君阙
后一篇:川北环线46:德阳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