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2025-04-05 07:27:23)
标签:

乘风堂

摩崖石刻

御茶堂遗址

迪口镇

裴桥村

杂谈

分类: 八闽大地
2023年春天,约了三位好友走华东,自己开车,他们三位乘火车到建瓯汇合。建瓯的值庆桥只有我一人到,因为是在去建瓯的路上。该桥位于建瓯市迪口镇黄村,是明朝时期的古桥。桥长30米、宽6米、跨径6.5米。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1990年,值庆桥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发现之一”。这座单孔井字型圆木伸臂叠梁廊桥,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桥上的“大明弘治三年(1490年)之题记”便是最好的证明。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桥内的斗拱层层递进,节奏感十足,虽然尺寸不及宋元时期壮硕,但却有着南方明代大木作的隽永文气。桥面木板铺设,上覆廊屋,廊屋为重檐歇山顶,檐下设风雨挡板。以屋护桥,桥屋一体,是名副其实的“风雨桥”。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梁、枋、串大多为月梁形,梁、内柱间的串为扁作月梁形,顺脊串与上金檩下的串为圆作月梁形。梁架中的月梁与斗抱造型精致,支撑廊屋外侧遮雨板的缠枝形斜撑也较为别致。木构廊屋保存了明代中期始建时的原结构与原形制。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在廊桥的藻井中,还能隐约辨认出明代龙纹漆画的痕迹,虽然已经斑驳,但依然显得古朴苍劲。藻井正中的梁栿上刻有墨书题记:“旹大明弘治叁年歲次庚戌月建己丑朔旦戊申越初五旦壬子大吉良晨募衆鼎新建造上祝”。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该桥基本保留了明代中期始建时的原结构与原形制,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廊桥,也是闽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藻井下方设有神龛,供奉观音菩萨;南端神龛供奉华光大帝;北面神龛供奉真武大帝,真武乃水神,百姓请来镇水、护桥。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建瓯值庆桥北端大部分建在硬地和桥墩上。两侧台基由块石垒砌而成,上面铺井字形粗大圆木构成伸臂,逐层向河心出挑。南端北首,无寸钉片铁,靠着纵骨与横骨相互连接,相互依托。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在浙江和福建的廊桥中,值庆桥以其原构程度之高、年份之久远、工艺之精湛,远超大多数所谓宋元初建、后损毁、历代改建重建的廊桥。然而,直到2019年才被列入国家第八批保护文物,确实有些委屈了这座古桥。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在市内接了三位伙伴,就来到裴桥村北苑御焙遗址入口处的国保碑,建瓯是北苑贡茶的故乡,也是全国重点茶叶产区、全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北苑贡茶”更是中国茶的最高水平和巅峰所在。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建瓯北苑在中国茶史上拥有辉煌历史和重要地位。据宋以来各种文献记载,五代至宋元时期,福建贡茶以建州北苑茶为主。在宋太平兴国初,建安北苑被列为御焙,成为贡茶产制的中心。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宋代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描绘道:“建安之东三十里有山曰凤凰,其下值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厥茶惟上。”宋代王存所著的《元丰九域志》也记载了建州的土贡龙凤茶,其中北苑一茶焙便独占鳌头。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路旁的说明资料详细介绍了遗址区域的发现:这里曾是砖、石构建筑墙基、台基、挡土基、院落、天井、道路、水井、水沟、水池以及陶水管道、砖土灶、灰坑等遗迹的所在地。建筑遗址共发现八处,多为砖构台基或墙基,天井、院落等屋内铺方砖地面。道路共发现六条,材质各异,包括土构、砖构和石构。此外,还发现了一口水井,当地农民称之为“龙井”。同时,还发现了九条水沟、六座水池、四座砖土灶以及六座灰坑。经过发掘,这里被证实为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官办茶叶衙署遗址。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距离御茶堂遗址不远,在山麓之处,有一口井静静地伫立着。井畔,一块古朴的碑文静静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此山形似展翅飞翔的凤凰,故得名凤凰山。山麓之泉,直通凤口,因而以山名为其命名。凤凰山乃产茶胜地,其茶叶常于月余日便萌发,左右涧水虽交汇不远,但凤凰穴之水却独显甘美。”这便是宋代北苑著名的“御泉井”,即今人所称的“龙井”。欧阳修曾以诗表达对这口井的赞赏:“我看龙团古苍壁,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如今,井水依旧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翠竹环绕,茶圃连绵不断。抬头望去,高远的天空中白云轻轻飘荡。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赞誉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从五代至元时期,福建的贡茶一直以北苑为主,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建安在太平兴国年间被列为御焙,成为当时三十二焙之首。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福建通志》卷三十一中的北苑茶条文详细记载了其历史背景。在府城东吉苑里的凤凰山麓,北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茶叶生长条件而声名远扬。唐代的张廷晖因仕途显达而将这片土地献给了官府,由此北苑之名得以流传。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路遇的遮阳小棚。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越往里,茶山越高,越陡。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步行近二公里,自山脚出发至山腰处,看到前面的亭子,是我们来到这遗址的终点。北苑御焙遗址得以重现,关键在于这里一块位于山腰的摩崖石刻,现在已经盖上亭子以保护。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北苑御焙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王龙启元年(933年),持续上贡时间长达458年。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由宋至元明,历代朝廷都在北苑设有漕司行衙,重臣丁渭、蔡襄等曾在此督造贡茶。所产北苑“龙团凤饼”、“密云龙”等贡品精妙绝伦,素有“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之美誉。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据现代茶学界统计,宋代茶学专著共有25部,仅建州北苑茶学专著就有19部。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石刻高约3.5米、宽约3米,正文从右至左竖行排列,阴刻楷书,对北苑的地理位置、御焙年代、官焙四至、建筑布局、石刻年代及作者等都作了简要概述。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据介绍,这是北宋福建转运使柯适留下的御焙记载,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块御贡茶事石刻,是研究宋代中国贡茶史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因此,北苑御焙遗址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涉茶国家级文保单位。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一侧南宋嘉定年间的游记碑刻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乘风堂简介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宋代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史的高峰,宋代茶文化则以建州北苑茶文化为代表。宋代吃茶的方式从煎煮变为点茶,南宋时期点茶尤为盛行,随之传到了日本、韩国,成就了日本、韩国的茶道。明代废团为散之后,点茶文化渐渐暗淡。
春走华东01:建瓯值庆桥·北苑御焙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