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避暑游16:侵华日军东宁要塞(中)

标签:
第88独立步兵旅日本关东军勋山要塞远东战役杂谈 |
分类: 关外东北 |
陈列馆重现东宁要塞当年的设施。该要塞群北起绥阳镇,南至甘河子,由勋山、朝日山、丹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甘河子、阎王殿、北天山、出丸山等地面、地下和山洞等军事筑垒组成,每个要塞的面积都在4万平方米以上。
东宁要塞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三岔口镇南9公里处,紧邻中苏边境,是伪满国境内17处要塞群中,唯.一以进攻为目的而修筑的大型永久性阵地群,是掩护日军主攻部队发起侵苏战争最前沿的火力支撑点和梯次进攻的策源地。被关东军认定为“国境一级阵地”。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三路对东宁要塞进攻,日军以弱对强,战斗持续了7天。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投降后,由于苏军的猛烈轰炸和日军的仓皇逃窜,日军的通讯全部中断,据守在东宁要塞中的日军不知道天皇已经投降。后来苏军用飞机将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从牡丹江运来,打着白旗进入东宁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日军才完全放弃抵抗。901名日军于8月28日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1940年底,抗联的部队陆续进入苏联境内。1942年8月1日,在苏联的抗联被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正式授予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番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对共计255名教导旅战士进行表彰,他们因战功分别荣获红旗勋章、红星勋章、勇士奖章和战功奖章,其中东北抗联战士188人。
其中有8名干部战士获得了苏联战斗中的最高奖章,红旗勋章。红旗勋章的获得者中,有抗日英雄周保中、李兆麟等人,还有开国少将王明贵,开国大校彭斯鲁。


八十八旅是在南、北野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于1942年7月设旅建制。旅长是周保中中校,政治副旅长是张寿篯少校。这个旅是混成旅,又称“国际旅”,一半是苏联人,一半是抗联的中国和朝鲜人。根据当事者回忆,当时有5个营,一个营至少也有百十来个人。一营营长是金日成、二营营长是王效明、三营营长是王明贵、四营营长是姜信泰,这四个营的参谋长都是苏联人。每个营从表面上是中朝同志领导,但真正的第一把手都是苏联人。另外还有一个无线电营,营长是苏联的奥斯特洛夫,二连指导员是周保中的夫人王一知。
历史照片:第一排中间高者为周保中,周左侧为金日成,右侧分别为夫人王一知和李兆麟。第二排左起为张光迪、冯仲云、王明贵、王效明、崔石泉、彭施鲁。
火炮阵地
勋山要塞是东宁要塞中的一个中型要塞,它占地5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进入暗堡的隧道之后,便感到像是进入了一座迷宫,一条条高1.8米,宽1.5米的隧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最深处可达地表15米,



隧道中的铁轨






隧道中的铁轨



隧道中建有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排水沟、蓄水沟、暖气管道、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
升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