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2025-03-20 07:54:01)
标签:

白金宝遗址

望海屯古城遗址

出河店之战

茂兴驿站

普氏野马

杂谈

分类: 关外东北
“繁盛的草原大军”,是第四纪古动物陈列通道,由50具牛群化石骨架组成的气势庞大的“沸腾牛群”,每一头牛的形状和神态都各有不同。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旁边展墙上陈列的105个野牛头骨化石组成的牛头墙却是安静祥和、趣味十足,与狂奔的野牛群动静相衬。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今天被称为“石油之城”的大庆,曾是一个远古的“动物乌托邦”。那时候,这片土地湖泊纵横,森林茂密,动物种群数不胜数,场面堪比现代的非洲大草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普氏野马(标本),是属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其体形似家马,头大颈粗,耳短小而圆,无长额毛,鬃毛短而直立,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脊线,尾基部毛短,四肢下部前面黑色;其夏毛背部浅棕色,体侧色淡,腹部黄白色:冬毛长而厚,毛色较淡,呈浅黄色。普氏野马别称蒙古野马,准噶尔野马。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因捕猎、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原因,普氏野马于上个世纪中叶在野外灭绝。目前,全世界仅有的普氏野马不足1500匹,是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物种。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蒙古野驴(标本)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俗称野驴、亚洲野驴等。外形颇似骡。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寿命为25年左右。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蒙古野驴因能驮重、耐力强、能吃苦、行走稳键,常被捕猎驯养,导致野生种群数量急刷下降。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 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斑羚(标本)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260万年的风云变幻,大庆从一个动物天堂蜕变成今日的石油之城。这段历史,不仅是一部地质和生物的演化史,更是一段人类探索自然的启示录。大庆博物馆,用它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方式,带我们走进了那段遥远而又神秘的过去。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通过大庆远古人类、灿烂的青铜文化、辽金元时期民族融合、驿站文化四个专题,让人们通过时间隧道,穿越历史长河,去感受古代先民文化的多元性、独特性和重要性。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白金宝遗址,位于大庆市肇源县城西50千米的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宝屯北嫩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中心聚落遗址,为黑龙江省原始社会晚期青铜时代重要遗址,也是大庆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起始点。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白金宝先民的渔猎生活。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在白金宝古人类遗址出土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足鬲和鱼骨、骨鱼鳔,陶网坠等渔猎工具。先民正是利用这些工具,在江河湖泊中捕到鱼类,再用三足鬲去烹煮,体现了先民应对寒冷冬季的生存智慧。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辽朝时期的大庆地区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望海屯古城遗址。辽金时期。
相传望海屯古城曾是金兀术胞妹的封地,因此城池的建造规模也较大。全城呈现不规则长方形,周边总长2970米,总面积5.4万平方米四面城墙中西墙保存最完好,长850米,高3米,顶宽4米,底宽12米,墙体为分层夯土建筑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辽金时期,古老的蒙古部落“朵尔边”与“豁罗剌思”在这里生息繁衍。辽金政权分别在此建立行政建制。辽代,今大庆地区属上京道。金初,属上京路会宁府;金天会八年(1130年),设肇州。
辽金时期的梳齿纹陶壶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辽金时期的各种器具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辽金出河店之战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前与辽的一次战争。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女真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同年十月,攻克宁江州。辽天祚帝命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十一月,阿骨打率三千七百甲士迎敌。阿骨打乘大风骤起,尘埃蔽天,纵兵进击,大败辽兵,追辽军于斡论泺,斩俘辽兵及缴获车马﹑武器﹑珍玩不计其数。出河店大捷,使女真军实力更强,军威更盛,为以后大金国的建立,创造了先决条件。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金元时期的三彩罐、绿罐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金元时期的各色陶罐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上:酱釉瓶                                                                             绿釉三足香炉
下:灰黑釉瓶                                                                          温酒器底座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上:酱釉壶
下:双系酱釉壶                                                           四系褐釉壶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双系酱釉扁壶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上:酱釉瓜棱瓶                                               黑釉双系壶
下:酱釉油灯                                                  单咀绿釉壶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上:桥耳酱釉壶              
下:小油灯                                                                    黑釉油灯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黄绿釉折沿盆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黑釉长嘴双系油灯
金元时期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茂兴驿站。茂兴,满语“茂兴苏苏”,是古驿站进入黑龙江的首站。这条驿路:出京城,过山海关 ~ 再经奉天(沈阳)~ 吉林 ~ 茂兴 ~ 齐齐哈尔~ 墨尔根(嫩江)~ 直抵瑷珲。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年初建茂兴站,年底驿路全线开通。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站人及站人的由来。有驿站,便有站丁,茂兴站的站丁全部来自云南贵州,参加“三藩之乱”的吴三桂属下的兵丁。茂兴驿站的站丁是昆明之战的投诚兵。康熙二十三年开进黑龙江建驿站,分配茂兴来的站丁计30名。
站人服饰。茂兴站丁及其后裔,在生活中,既有中原习俗,又有苗岭风情,还融进了满蒙风习。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油壶
清,肇源茂兴镇征集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双底铁油灯                   火镰                      牛角刀                          鱼柄铁刀
清,肇源茂兴镇征集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铁吊罐                                   铁熨斗                                             铁油灯
清,肇源茂兴镇征集
黑龙江避暑游60:大庆博物馆(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