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避暑游39:黑河瑷珲古城

标签:
天市公园瑷珲将军魁星楼瑷珲海关旧址杂谈 |
分类: 关外东北 |
从伊春到黑河,一条路是全程高速,经北安、孙吴,有近500公里的高速路。另一条是走汤汪、逊克,一半沿着黑龙江的国道路。我们走的是高速,路上经过的服务区。
路上经过的东北平原。



路上经过的东北平原。

路过瑷珲新城遗址。这里现是国保单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为防止沙俄向黑龙江流域北部的扩张和铲除噶尔丹,在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流处的瑷珲河畔明代忽里平寨旧址修筑瑷珲城,设立将军衙门,同时设立左右翼副都统。 两年后,将军驻地迁至江右岸新筑的黑龙江城,即今瑷珲镇境域,史称黑龙江新城,即瑷珲新城。

考古探明发现的遗存包括内城城墙、城壕(局部)、黑龙江将军衙署(瑷珲副都统衙署)、城北寺庙等。

国殇记忆。瑷珲,以瑷珲河而得名,也因《中俄瑷珲条约》而闻名,这个条约是清政府最耻辱,最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国丧失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国殇记忆。瑷珲,以瑷珲河而得名,也因《中俄瑷珲条约》而闻名,这个条约是清政府最耻辱,最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国丧失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瑷珲将军像,铜像基座正面刻有“瑷珲将军”四个大字,基座后方铭文为:瑷珲襟江负岭,地灵人杰。有清一代,将星璀璨,史料记载瑷珲籍将军达十人之多,为布尔沙、德英阿、德宁阿、富明阿、富勒珲、张善庆、克蒙额、托克湍、绰哈布、袁寿山。


近代的黑河史,是从萨布素创建瑷珲城开始的。清朝康熙继位后,加强了对东北的控制,于1683年12月在黑龙江左岸建瑷珲城(今俄罗斯境内的维笑勒依村),设置“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筑城驻兵,以期“永戍黑龙江”,并任命萨布素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

对面的俄罗斯,看着就会心塞。


江滨的瑷珲海关旧址,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该旧址始建于1909年,是一座砖木结构单层建筑。

对面的俄罗斯,看着就会心塞。


江滨的瑷珲海关旧址,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该旧址始建于1909年,是一座砖木结构单层建筑。
1909年,清政府在此设立了滨江关瑷珲分关,1911年瑷珲关移往黑河,在此设立分卡,1921年瑷珲分关改为独立关,直辖与北京总务司。1933年日本侵入后,瑷珲海关关闭。


2016年经过修缮,海关旧址变成了“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暂时关闭。



阳光下的黑龙江,一点都不黑,水平如镜。


瑷珲古城内不仅有瑷珲海关旧址,还包括瑷珲副都统衙署、海关缉私队旧址及寺庙遗址等历史遗迹,可惜大多还没修复,没法供人参观。

2016年经过修缮,海关旧址变成了“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暂时关闭。



阳光下的黑龙江,一点都不黑,水平如镜。

以“守护”为主题的水师营主题广场

水师瞭望塔

来到萨布素街,爱辉历史陈列馆就坐落这里。

又一处的瑷珲新城遗址国保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城址向西偏移,与原城址呈一定夹角,为单重城,该时期保存和发现的遗存包括城内的环城路、瑷珲副都统衙署,城外有瑷珲海关旧址、海关缉私队旧址及寺庙遗址。


水师瞭望塔

来到萨布素街,爱辉历史陈列馆就坐落这里。

又一处的瑷珲新城遗址国保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城址向西偏移,与原城址呈一定夹角,为单重城,该时期保存和发现的遗存包括城内的环城路、瑷珲副都统衙署,城外有瑷珲海关旧址、海关缉私队旧址及寺庙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