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环线72:新津观音寺

标签:
九莲胜景宋少保张商英十二圆觉菩萨香山全堂明代塑像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新津观音寺位于成都市新津区永商镇,从邛崃过来,穿过几条成都周边的大道,走了不少的小路。到了大门口,才过了下午4点半,已经关门谢客了。



香山全堂,有八十多个世俗人物和仙佛鬼怪以及亭台楼阁之场景。

为单歇山式建筑,脊饰鸱吻,面阔三间10.72米,檐下作五踩重翘斗拱,斗拱梁枋皆有彩画,
这是山门前的石狮。

它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吗,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所以山门上有“九莲胜景”。

突然寺庙的边门有工作人员出来,我们乘机溜了进去,也没人阻拦。院中明代的黄葛树。

中轴线上的三圣殿(又称接引殿),修复于清光绪年间。

大门匾“极乐世界”

两侧门上的清代壁画。双狮寓意事事平安。

鹤鹿同春

接着是不大的毗卢殿。毗卢殿,建于明天顺六年,殿内左右两壁有成化四年绘制的十二圆觉菩萨及佛龛背后的香山全堂,面积约94平方米。可惜关着门。


它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吗,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所以山门上有“九莲胜景”。

突然寺庙的边门有工作人员出来,我们乘机溜了进去,也没人阻拦。院中明代的黄葛树。

观音寺古名平盖治,东汉开始的道教二十四治之一,为崔孝通修真之处,宋淳熙八年创建,毁於元季兵燹之中,明宣德年间依治重修,至弘治三年竣工,共建殿宇十二重。明末清初遭毁损,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修葺一新,为川西著名寺院。


看到里面的弥勒佛和两旁的四大天王,塑像都比较新。
西侧的福字照壁,发现成都周边不少寺庙都有同类的照壁,劝人为善。

东侧的宋少保张商英碑亭。新津此地宋代出了张唐英、张商英兄弟和张唐英儿子张庭坚3个以“直谏”著名的官员,《宋史》有传。3人都是进士出身,“一门三进士”名声远扬。张商英历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官拜尚书右仆射,他所主持的“绍述新政”,是北宋晚期政治的最后一抹亮色。


东侧的宋少保张商英碑亭。新津此地宋代出了张唐英、张商英兄弟和张唐英儿子张庭坚3个以“直谏”著名的官员,《宋史》有传。3人都是进士出身,“一门三进士”名声远扬。张商英历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官拜尚书右仆射,他所主持的“绍述新政”,是北宋晚期政治的最后一抹亮色。


大门匾“极乐世界”

两侧门上的清代壁画。双狮寓意事事平安。

鹤鹿同春

接着是不大的毗卢殿。毗卢殿,建于明天顺六年,殿内左右两壁有成化四年绘制的十二圆觉菩萨及佛龛背后的香山全堂,面积约94平方米。可惜关着门。

大门左右是龙虎壁画。



介绍说里面的壁画也不能拍照,来点网络照片:壁画中十二圆觉沿袭唐宋时期莫高窟天女柔美的风貌。饱满的面容上,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的“唐式妆容”,将菩萨塑造得生动有人情味。
毗卢殿两侧墙上之六幅壁画,系根据《圆觉经》中的十二圆觉菩萨绘制的。这些壁画风格以工笔重彩为主,由当年蜀王请宫廷匠人专门来新津监工绘制。
香山全堂,有八十多个世俗人物和仙佛鬼怪以及亭台楼阁之场景。

为单歇山式建筑,脊饰鸱吻,面阔三间10.72米,檐下作五踩重翘斗拱,斗拱梁枋皆有彩画,
后一篇:川西环线73:成都明蜀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