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环线22:金川观音寺

标签:
煨桑塔观音桥景区四臂观世音菩萨纳勒山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金川观音寺坐落在海拔3685米纳勒山半山腰。始建于公元1806(清嘉庆十年),因寺内供奉着四臂观音而得名,在全国藏族地区的观音菩萨寺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信奉喇嘛教宁玛派,主要研究阐释喇嘛教前弘期经典。
从镇里开车上来有八九公里,山路十八弯坡度还大,好在路面不错。

高山、峡谷、草甸,是这里的基本地貌。寺院的对面是象山,越看越像。

阳光下的观音寺,红色是主基调。

寺庙前有个宽大的停车场,远处雪山,可以看到顶部的白。

下探我们昨晚入住的镇,山脚下的一个弯。观音寺所在的山叫纳勒山,它的对面从左到右依次是象山、金鱼山、蛇山、龟山、马山。尤为传神的是象山,绵延的山脉像极了大象的鼻子,一直延伸到山脚的观音桥镇,在象山的鼻尖上,矗立着亚洲最大的转经筒,昼夜不停的转动着。

广场到寺院,还需要登上多少级的台阶。

阶梯旁的塔林。


高山、峡谷、草甸,是这里的基本地貌。寺院的对面是象山,越看越像。

阳光下的观音寺,红色是主基调。

寺庙前有个宽大的停车场,远处雪山,可以看到顶部的白。

下探我们昨晚入住的镇,山脚下的一个弯。观音寺所在的山叫纳勒山,它的对面从左到右依次是象山、金鱼山、蛇山、龟山、马山。尤为传神的是象山,绵延的山脉像极了大象的鼻子,一直延伸到山脚的观音桥镇,在象山的鼻尖上,矗立着亚洲最大的转经筒,昼夜不停的转动着。

广场到寺院,还需要登上多少级的台阶。

阶梯旁的塔林。

塔林后的尼玛石,也层层摆放。
观音寺因主供四臂观世音菩萨而得名。原建于公元七世纪,有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传说公元7世纪时,人们在地下发现了一尊天然形成的、长有四个手臂的观音状器物。人们坚信这是天然形成的神物,故称其为天成观音,并建庙供奉。在藏语中,四臂观音称为“土基钦波”,因此,这座观音庙又叫做“土基钦波寺”。

寺院的主要殿堂,看样子还在建设。据介绍,这座寺庙1961年失火被毁,是1979年重建的,现在又重修。要不早就是国保级文物了。


不少地方用石块垒基础,依山体步步高升。



寺院的主要殿堂,看样子还在建设。据介绍,这座寺庙1961年失火被毁,是1979年重建的,现在又重修。要不早就是国保级文物了。


不少地方用石块垒基础,依山体步步高升。


几个角度拍拍,高山上的庙宇。
正殿为一楼一底两层式建筑,正殿供奉的观音菩萨像的帽子用金、银、珊瑚、翡翠等珠宝熔铸而成,两侧有莲花生塑像和103座释迦牟尼塑像,以及银塔和经书。

里面还有盘龙柱、几百盏酥油灯日夜长明不熄,还有一盏能盛千斤酥油的铜灯。

边上,还有四方白底座的金塔。


周边的地貌,山坡上的民居。



里面还有盘龙柱、几百盏酥油灯日夜长明不熄,还有一盏能盛千斤酥油的铜灯。

边上,还有四方白底座的金塔。


周边的地貌,山坡上的民居。


已经建好的庙前广场,很有规模。
前一篇:川西环线21:马尔康松岗柯盘天街
后一篇:川西环线23:壤塘日斯满巴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