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2024-10-15 05:19:27)
标签:

泥与火的艺术

大溪文化

朱悦燫墓

邛窑

琉璃厂窑

杂谈

分类: 展览艺术
四川博物院"泥与火的艺术"陶瓷展是一个常设展览。该展览加序厅共有四个单元。分别由序、陶器的发展、四川地方窑和两个馆藏珍品录组成,各类陶瓷相映成辉,除让观众了解陶器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观众认识巴蜀地区的烧窑地及其特点,展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红陶豆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
1975年重庆巫山大溪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彩陶碗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
1975年重庆巫山大溪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筒形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
1975年重庆巫山大溪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陶尖底罐
西周
1958年成都新繁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陶虎
战国
1954年成都青羊宫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双耳黑陶罐
西汉
四川茂县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陶方相氏俑头
东汉
1957年成都天回山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龟蟾鱼陶灯
东汉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陶舞俑
东汉
1957年四川双流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陶马
东汉
1954年成都羊子山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三彩陶罐
唐代
李一氓捐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三彩陶罐
唐代
195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调拨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人首鸡身陶俑                                              陶匍匐女俑
宋代                                                                     宋代
1954年川大采集                                                   成都羊子山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陶文吏俑                                                       陶武士俑
宋代                                                                       宋代
1956年四川双流采集                                              成都八里庄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馆藏第一代蜀王朱椿世子朱悦燫墓出土的各种文物。按照明代王位世袭制度,朱悦燫原本应是第二代蜀王人选。不幸的是他20岁出头就英年早逝。当时在位的永乐皇帝为他赐了谥号“悼庄”。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朱悦燫墓出土的陶俑则真实还原了墓主人生前的出行规制。这些陶俑前排为王府卫队开路,包括牵马俑,仪仗俑和武士俑,中间是以象牙车为中心的乐伎俑,分别演奏笛,鼓,笙,琴和拍板等乐器,为坐在象牙车里的墓主人呐喊,最后是宦官俑,负责伺候墓主人衣食起居,完全符合《明史》中关于亲王和世子仪仗的记载。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墓室前庭左右两厢,分别是两个武士俑和三匹陶马;正庭两厢各有三排仪仗俑。它们布局井然有序:第一排皆为牵马俑,第二排为击锣鼓、捧画角和手执各种仪仗的俑,第三排就为执刀盾和弓箭的俑。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而中庭的俑,变得极有特色。中庭左右两厢排列着以陶象辂为中心的仪仗俑。象辂是用象牙装饰的车,是帝王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象辂前放置了六匹马和九个牵马俑。象辂两边,各置三排仪仗俑。第一排除牵马俑外,皆手执有笛、鼓、笙、琴瑟、拍板等乐器。第三排的仪仗俑各执仪锽氅、仪刀、立瓜等仪仗。中庭正殿,还有四俑抬着大鼓,一俑正执鼓棒奋臂击鼓。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木质谥宝
明代
1970年成都凤凰山出土
谥宝是仿照帝王在世时所用的玺印而制,将谥号刻在预制的玺印上随葬墓中,表示人死后所得的称号。朱悦燫墓的谥宝文字为“蜀悼庄世子宝”。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木质谥册
明代
朱悦燫的谥册是以朱棣的口吻写的:“尔蜀世子悦燫,为朕犹子,端谨重厚,孝友谦和,安荣贵富,式期远大。属兹茂龄,遽然长逝,特遵古典,赐尔谥曰悼庄……”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武士俑
明代
1970年成都凤凰山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在墓室的后殿中室,也就是放置木棺的地方,还有两列侍俑,他们面向棺床拱手而立,模拟的是王府寝殿里的场景。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执壶
唐代,宋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三彩陶枕片                                             邛窑三彩提梁壶
唐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褐彩单系杯                                              邛窑三彩杯
宋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褐斑壶
唐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褐彩朵花纹瓶
宋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双系三彩执壶
唐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黄釉省油灯
宋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陶温器
宋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系黄釉彩绘鱼藻纹托盏
五代-宋代
袁泽忠捐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系黄釉褐斑钵
晚唐
袁泽忠捐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三彩钵                                     邛窑青釉绿斑双系壶
唐代
四川邛崃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绿釉省油灯
唐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三彩鸭形杯                                              邛窑青釉鸭形杯
唐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鸭嘴形柄匜
唐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三彩罐
唐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青釉三彩杯
唐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系黄釉瓶
宋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系青釉带彩双系执壶
宋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邛窑系酱釉带彩双系执壶
宋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琉璃厂窑三彩刻划花盆
唐代
成都琉璃厂窑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琉璃厂窑青釉刻花执壶
宋代
成都琉璃厂窑出土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琉璃厂窑青釉刻花执壶
宋代
赵德均捐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玉堂窑青釉匜
宋代
川西环线02:川博·陶瓷艺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