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2024-09-30 06:08:58)
标签:

鲁迅在广州

中山大学

欧阳山

许广平

新兴版画运动

杂谈

分类: 赣琼两广
1959年10月1日,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是原来中山大学的一部分,也是国民党一大会址,所以大门口有两个牌子。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1927年1月18日,鲁迅受中山大学聘请,从厦门来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至同年9月27日离开,鲁迅在广州8个多月。先住在大钟楼,同年3月29日迁居白云楼。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作品“铸剑”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到达中山大学,次日入住大钟楼。鲁迅到校后即被聘为全校唯一的正教授,同时被聘为中国文学系主任兼学校教务主任。鲁迅来广州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许广平。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许广平出生于广州高第街“许地”,许家被称为“广州第一家族”。两人1923年相识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课堂上,在广州感情进一步加深。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在广州,许广平既是鲁迅的助教,也是他生活中的向导。据介绍,当时的广州说普通话的人不多,鲁迅的演讲大半靠许广平翻译。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致信许广平的手稿。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工作室复原。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在广州的八个月里,写下了杂文43篇、译文10篇、书信180封,整理旧译作《小约翰》一部、旧作《野草》、《朝花夕拾》各一部,校录《唐宋传奇集》上下两册。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毛泽东提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展览上还原的鲁迅给木刻青年授课场景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广州鲁迅纪念馆展示了多位版画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陈烟桥、‌赖少其、赵延年、罗清桢。‌


罗清桢作品
广东兴宁宁新镇高陂村人。著名版画家,新兴版画运动先驱。代表作有《韩江舟子》《晨务》《爸爸还在工厂里》《起卸工人》《前瞻中的回忆》等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陈铁耕作品
陈铁耕,广东兴宁人。著名木刻家。1927年入杭州艺专,后在上海从事木刻和革命文艺宣传工作,参加“一八艺社”研究所和美联。1938年赴延安,创办鲁迅艺术文学院晋东南分校并任校长,抗战胜利后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授。建国后,任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赵延年作品
赵延年,浙江湖州人,擅版画。1938年进上海美专,学习木刻。毕业于广东省立战时艺术馆(后改为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历任编辑、创作员、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张望作品
原籍广东大埔县,祖辈迁居潮安县,版画家、美术教育家,作品有《负伤的头》《八路军是恩人》《鲁迅与藤野先生》等;著有《鲁迅论美术》《新美术论文集》《比亚莱装饰画》《张望版画集》《张望诗集》等。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何白涛作品
何白涛,广东汕尾人, 男,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南海县樵西中学教师。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黄新波作品
广东台山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的开拓者之一、鲁迅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之一、广东军管会文艺处美术组组长、广东省美术工作室主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部主任、广东画院院长等。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陈普之作品
陈普之(1911—1950年),澄海东里人,被誉为“30年代中国版画界晨星”。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新加坡任《新民主日报》编辑。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李桦作品
广东番禺县石井人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赖少其作品
赖少其,‌出生于广东普宁,‌是新兴木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被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社会黑暗,‌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赖少其的作品和诗歌合集《‌诗与版画》‌曾寄给鲁迅先生请教,‌并得到了鲁迅的回复和指导。‌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陈烟桥作品
陈烟桥,‌1912年生于广东深圳市龙华区观澜镇,‌是一位杰出的版画家。‌他的作品包括《‌建设中的佛子岭》‌和《‌鲁迅和他的伙伴们》‌,‌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与鲁迅的深厚关系。‌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张影作品
开平人,归国华侨。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黄山定作品
1910年4月生于广东兴宁,自幼喜爱绘画, 1931年春赴上海求艺,经陈卓坤、陈铁耕和江风介绍加入一八艺社。同时参加在三十年代,在上海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为复兴中国木刻运动,由鲁迅先生举办内山嘉吉主讲的木刻讲习。1932年加入“左翼美术家同志联盟”出版反帝画报。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先生葬仪,  1936年 木刻  黄新波作品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旧居复原陈列。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在钟楼上》一文中,记载了他初到广州时的感受。“倘说中国是一幅画出的不类人间的图,则各省的图样实无不同,差异的只在所用的颜色。黄河以北的几省,是黄色和灰色画的,江浙是淡墨和淡绿,厦门是淡红和灰色,广州是深绿和深红。”这“深绿和深红”,在如今的中山大学校园内,也仍然是主色调。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靠墙放着木板床,床上是用竹竿撑起的麻布蚊帐和一床蓝花被面的被子,床尾放着有鲁迅亲笔书写“LS”字样的藤箱;窗边放着一张七抽屉书桌,桌旁的藤书架上整齐地摆满线装书卧室的另一侧,放了方桌和木椅,用来吃饭和接待来访者。整间卧室十分宽敞,陈设却非常简单。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这是许广平保存的鲁迅逝世日日历。鲁迅生平与纪念陈列通过大量的鲁迅书信、手稿、历史照片、实物资料,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世纪文化巨人鲁迅的光辉一生,体现了鲁迅的思想精神特质。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广州鲁迅纪念馆馆藏经典连环画原画稿展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1976年版《鲁迅在广州》连环画,记录了鲁迅在广州的工作、生活及其思想转变。是由当时在广州鲁迅纪念馆工作的夏晔、李瑞祥、潘晋拔三位画家主笔,以“鲁迅馆绘画创作组”之名创作完成的。连环画有“黑白”和“彩色”两个版本,其中黑白本第一版发行即高达150万册,可见深受读者欢迎。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这套连环画的原画稿现藏于广州鲁迅纪念馆,共计143幅,此次展览将全部原画稿呈现给观众,带领观众回顾鲁迅在广州的这段历史往事。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除此之外,钟楼二楼还设置了萧红陈列室和欧阳山陈列室。萧红陈列室内的展览“从呼兰河到银河——跋涉者萧红特写”,展示了萧红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文学生涯。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二楼的欧阳山陈列室。欧阳山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作家。1927年,欧阳山在国立中山大学成为鲁迅的学生。欧阳山的文学活动,经历了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延安革命文艺的全过程,并在1949年后继续勤耕于当代文学的沃土上。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在欧阳山陈列室中,陈列着欧阳山用过的沙发、茶几、书柜、书桌、电脑、书籍等物品,欧阳山用过的录音设备播放着他之前的话音。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观众走进陈列室,仿佛置身欧阳山家中的客厅和书房,有种探望老作家的亲身体验。
秋游粤西八〇:广州鲁迅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