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粤西五五:肇庆七星岩(中)

标签:
端州石室记斗光洞璇玑台碧霞洞红莲桥杂谈 |
分类: 赣琼两广 |
肇庆七星岩,站在摘星亭前望去,两岸翠笼,一片湖光,景色入画。

洞内的摩崖石刻,这里基本都是宋代的题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包拯庆历二年的题字,只是字体比较小。

放大一下,看得清楚。

这里,大多是清代的。


这个洞口出来,有明代嘉靖年间“七星岩”、清代顺治年间“七星洞天”的题刻。

洞口附近有后乐亭。该亭建于1934年,由肇庆民国时期的将军余汉谋集资兴建,后乐亭取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

亭外的风景


洞口处还有康熙年间肇庆知府李彦瑁



这几幅,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题刻。





七星岩地处广东肇庆市北郊,背依北岭山脉,面朝西江河道,主体由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七座石灰岩峰组成,形如天上北斗坐落于明净如镜的星湖水面上。



下山的路,绕了半圈,还得回到上山的路才能下去。

俯瞰园林风光,底下是著名的红莲桥,红莲桥是星湖十景之一"星岩烟雨"的最佳观赏点。每当雨季来临,常见烟雾缥缈于山水间,群峰隐隐,朦朦胧胧,一片清秀迷人,如入梦幻仙境。


疑无路。




下山的路,绕了半圈,还得回到上山的路才能下去。

俯瞰园林风光,底下是著名的红莲桥,红莲桥是星湖十景之一"星岩烟雨"的最佳观赏点。每当雨季来临,常见烟雾缥缈于山水间,群峰隐隐,朦朦胧胧,一片清秀迷人,如入梦幻仙境。


疑无路。

过山亭。天柱岩与石室岩未完全断开,两岩山之间有矮山坳相连,面积达50平方米,其中平整处建有“过山亭”。过山亭石刻由悦城欧广勇所题。
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方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绅、包拯、周敦颐、俞大猷、陈恭尹、朱德、叶剑英等500余壁唐、宋、元、明、清及当代的名人诗题,大都集中在天柱岩底。首先见到的是叶帅1961年的题诗:游肇庆七星岩: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洞口处有“碧霞洞内有清代游客所留下的一处题刻:光绪十九年六月,里人王雪澄守肇庆,来游星岩,水没洞,不能入也。……”说明溶洞的水,在不同的时节,或者说丰水期,有可能会被淹没,人和船均不能进入。


洞口处有“碧霞洞内有清代游客所留下的一处题刻:光绪十九年六月,里人王雪澄守肇庆,来游星岩,水没洞,不能入也。……”说明溶洞的水,在不同的时节,或者说丰水期,有可能会被淹没,人和船均不能进入。


洞内的摩崖石刻,这里基本都是宋代的题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包拯庆历二年的题字,只是字体比较小。

放大一下,看得清楚。

这里,大多是清代的。


这个洞口出来,有明代嘉靖年间“七星岩”、清代顺治年间“七星洞天”的题刻。

洞口附近有后乐亭。该亭建于1934年,由肇庆民国时期的将军余汉谋集资兴建,后乐亭取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

亭外的风景


洞口处还有康熙年间肇庆知府李彦瑁

北海碑亭里,有唐朝大书法家李北海(李邕)在公元727年,距今1295年的夏日,经端州,游七星岩诸峰,缔赏林峦,击石如钟,酌泉如醴,用唐楷在摩崖石上书写了《端州石室记》。《端州石室记》记录下了七星岩的人间仙境,饮誉千里之外的唐朝首都长安,开启了七星岩摩崖石刻的书法历史。

原文如下:
端州石室记
日者托宿秘篆,寄傲神府,撰奇讨异,注灵通感,冥搜海臧,遐瞩坤极。敞金阙,疏玉堂,河汉未暩其源,今昔尝聆其语。曷若宛此山郭,介在江坟,薄人寰,腾物外。妙有特起,灵表秀开。绮田砥平,锦嶂壁立。肇允洞穴,延袤中堂。蹙怪形以万殊,砑地势以千变。伏虎奔象,浮梁抗柱,激涛海而洪波沸渭,叠杳窱而群峰嵯峨。
飞动逼人,屹耸惊视。密微微而三分地道,风萧萧而一变天时,窦乳炼于玉颜,石床列于仙座,隔阂尘境,矫集福庭。寂兮寥兮、恍兮愡兮,使营魄九升,嗜欲双遣。体若振羽翼,志若摩云天。秦汉之间,莫知代祀;羲皇之上,自谓逍遥。当是时也,慕名者执雌而退,徇物者守心而安,求道者息虑而凝,怀书者陋古而默。有若邦伯毕公守恭,广孝闻家,至忠观国。政门尤迹,谈者不容于口;义心厚行,游者每籍于名。故能吏修其方,人乐其业;流冗归止,介特乂安。于是命友僚,挟琴酌,一歌一咏,以遨以游。莫不解榻于斯,张乐于斯。腾驾五龙,遗士驷马。岂惟避暑窟室,缔赏林峦,击石如钟,酌泉如醴;固亦转丹灶,掇紫芝,迹参寥之远心,惟习隐之幽致者也乎?
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李邕记。
“吴联题咏”石刻,位于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口东侧,镌刻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吴联,号拔庵,漳州府南靖县人。因劝说抗清名将郑成功的部将归附朝廷而有功,授副总兵。康熙三十年(1691),授端江都尉。
原文如下:辛已菊月,端江尉吴联题。
七星峰连,洞壑云烟。居天北斗,峙地巍然。岭南胜迹,蓬莱比肩。携尊较射,优焉游焉。归去来兮,书以纪年。

这几幅,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题刻。

元代朱国宝题诗:崧台形胜若蓬瀛,玉立奇峰号七星。一片波光连树碧,四围山色抱松青。锦帆隐隐来幽浦,白鹭翩翩下远汀(此字横卧反写)
。为爱洞中仙景好,月明三鼓酒初醒。
大中大夫、同知广南西道宣慰司事燕山王题,承事郎,肇庆路总管府判官陈元松,从仕郎、肇庆路总管府经历孟铎立。本题刻位于石室岩洞内西壁。



洞口下方有一巨石,上写“璇玑台”三个大字。台上的石刻都是小字。
这些诗词歌赋题名崖刻300多则,字体各异,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应有尽有,笔触精到。有的潇洒清秀,有的雄浑苍劲,有的如山舞银蛇,跃动欲飞,有如赛诗场,有如书法艺术展览馆。
前一篇:秋游粤西五四:肇庆七星岩(上)
后一篇:秋游粤西五六:肇庆七星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