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992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2024-08-14 07:18:14)
标签:

水利建设

龙龛道场铭并序

旧石器时代

南江文化

杂谈

分类: 赣琼两广
长岗坡渡槽是新中国成立后南方最大的引水渡槽工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引水渡槽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集体化时期农业水利工程的杰出范例,以及见证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历程的重要实例。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渡槽于1976年始建,1981年建成通水。文物本体包括长岗坡渡槽、牛路迳至平洞引渠和花鹿坑渠段三部分。渡槽南北走向,引泷江上游罗镜、太平两条河河水,入金银河水库,全长5200米。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据了解,这座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渡槽,总造价仅为530万元人民币,在上世纪70年代,这样的造价算相当低廉。而造价低廉的主要原因,是过万名建设者及沿途村民的无私奉献。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工程包括槽前引渠、前后穿山涵洞和砌石渠,总长10.5公里,合计完成土方45.7万立方米,石方22.81万立方米,浆砌石 4.36万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大部分由肩挑人扛、钢钎铁锤、人力车等土办法完成。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当时,四个公社共1万多名民工,在南起牛路迳,北至花鹿坑,共10多公里长的工地上,餐风宿露,靠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1976年11月动工兴建,到1981年 1月竣工通水,仅用了4年零2个月。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长岗坡渡槽设计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行水位高达2.1米,渡槽总长5200米,其中钢筋砼渡槽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渡槽宽6米,高2.2米,渡槽两边设有行人道、护栏,为连拱结构,槽面每隔2米设一根拉杆;渡槽为连拱结构,渡槽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大高度37米。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无论是规模还是长度,当时都雄居世界第一(直到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河南鲁山县沙河渡槽建成,长岗坡渡槽才退居第二),创造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继河南林县红旗渠之后的又一个奇迹。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该工程创造了人造水利历史上的奇迹,长岗坡渡槽工程完成后,发挥了重大的工程效益。长岗坡渡槽以巨龙般的身躯,把上游的泷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滋润着下游20多万亩农田,罗定盆地从此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罗定因此也连续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2012年10月,长岗坡渡槽列入广东省公布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长岗坡渡槽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1年1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2023年5月,被核定为广东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2023年10月,入选为第十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龙龛岩摩崖石刻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榃阳龙龛岩洞室内的石壁上。是广东现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最早的有绝对年代的石刻。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苹塘特有喀斯特地貌景观,是罗定市唯一兼有丘陵、盆地和喀斯特地貌的历史文化名镇。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龙龛岩摩崖石刻作者陈集原,唐朝岭南泷州人,官为“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世为岭表酋长”,又以孝友著名,新旧《唐书》均有传。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可惜该摩崖石刻不开门,我们无法入内参观。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铁将军把门,我们只能看看这溶洞。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龙龛岩最珍贵的地方在于,这里拥有“岭南第一唐刻”--《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看看有幸进入朋友拍的: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唐高祖武德四年,永宁县令陈普光在龙龛石室辟立道场。道场修建完成后,请当地酋长陈集原撰写道场铭并序,武周圣历二年镌刻于“龛座”中央位置的右(西)壁靠洞顶处,距地表高3米,铭文刻于凹凸不平的岩壁上,宽113至115厘米,高76—80厘米,全文1238字,分41行,每行字20余至30余字不等,楷书,每字约为方寸大小,除二、三字剥蚀外,余皆可辨,笔法遒丽,镌刻技艺精湛娴熟。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石室内还有明清以来的访碑石刻多题,可辨认的访碑墨书题记100多处。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外面有拓本石刻,介绍石刻里有15个字使用了武则天当皇帝时的颁行用字,可谓罕见。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路过的喀斯特地貌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郁南的磨刀山遗址,我们纯粹是路过,既然路过了,就得上来看看。该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距今约50—70万年。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2012年12月21日,在罗定华石镇一个名为军步湾的小村后山顶上,调查队发现了20多件人工打制特征明显的石制品。这是南江流域可以确定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2013年1月,调查队陆续在南江盆地发现了60多个旧石器地点,最重要的发现便是磨刀山。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各类石制品300余件,石制品种类丰富,有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与碎屑等,石器类型有手斧、手镐、砍砸器与刮削器等。磨刀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旧石器考古广东区域的空白,将广东人类活动史从“马坝人”时代推至“北京人”时代。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磨刀山遗址地处南江盆地东北部,为南江西岸第四级阶地,距现代河床约500米。在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上、下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磨刀山遗址在低纬度地区全面揭露出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各方面信息,以此反映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模式,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根据石器相似性看,广东、广西很亲密,和广西百色旧石器文化关系密切。从生活地方、使用石器可知,广东人起源于几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磨刀山遗址和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成果,不仅延长了岭南古代社会和文化历史的长度,同样也拓宽了岭南文化的深度。位于南江流域的磨刀山遗址,是南江文化的始发点,也是岭南文化目前已知最早的“根”。
秋游粤西四四: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摩崖·郁南磨刀山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