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粤西二五:开平立园(上)

标签:
乐天楼谢维立泮立楼明庐炯庐杂谈 |
分类: 赣琼两广 |
去开平看碉楼,我选择开平立园。它位于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开平立园以人名作园名,有“立树立人”的含义。游客中心采用了天圆地方的理念,屋顶用了西洋建筑的彩色玻璃大圆顶,地砖采用了黄色的抛光地砖,大圆屋顶倒影在抛光地砖上,很有气势!
立园是一座华洋风的花园,因为立园的园林、建筑、内饰均融合了中、西方的特色,是典型的民国时期归国华侨的建筑风格。刚刚进入游客中心,就很有感觉。


这样子有点厦门集美的模样。


“云眉”建于1928年,共有5座,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平侨乡一带传统的民居。

“云眉”二字取自父子辈分所得,每座房子的占地面积、形状大小、建筑特色一模一样,表达父亲对每个儿子一视同仁的态度。

开平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

这一片犹如欧洲花园,一个大草地,远处的楼房现在是员工宿舍,当年不知道是哪位华侨的产业。



这样子有点厦门集美的模样。


“云眉”建于1928年,共有5座,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平侨乡一带传统的民居。

“云眉”二字取自父子辈分所得,每座房子的占地面积、形状大小、建筑特色一模一样,表达父亲对每个儿子一视同仁的态度。

开平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

这一片犹如欧洲花园,一个大草地,远处的楼房现在是员工宿舍,当年不知道是哪位华侨的产业。

欧款花园
谢维立先生(1893~1970),其父谢圣泮很早就在美国经营“至各堂”药材铺和“环球货品”商行,并在香港设立“佑和办庄”,经营出口贸易、货币兑换等。谢维立小时赴美读书,长大后也从商。1926年,年近40岁的谢维立携妻带子衣锦还乡,购地兴建立园。1936年,日寇侵华前夕,谢维立一家大小返回美国。
该楼是园主及四位太太生活起居的中心。谢维立先生一生共有四房夫人,大夫人司徒顺娣是在美国大学读书期间认识的同学,她共为谢维立生养了九个子女。第二位夫人谭玉英,她为人乖巧,精通刺绣,知书达礼,擅长吟诗作对,是一位在方圆十里出了名的才女,也最得谢老先生宠爱,可惜红颜命薄,十八岁嫁给谢维立先生,十九岁就因难产去世。


四夫人关英华是谢维立先生在香港做生意期间认识的一位颇为“洋化”的女子。三夫人看到她见多识广,口齿伶俐,又精通英语,如果谢维立能得到她的协助,生意定能更加兴旺,于是在她的撮合下,终于迎娶关英华过门。可惜命运多舛、造化弄人,在1938年为避日寇战祸,举家迁往美国途中,关英华和她带的几个子女与丈夫走散,留在了家乡。
室内地面和楼梯皆为意大利彩石,上二楼。
各层均置西式壁炉,悬挂古式灯饰,摆设雅致的酸枝古式家具,用水和卫生设施均从国外进口。
四楼设置着谢维立“祖先神位”,神龛对联题写着:“宗功伟德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由此可见园主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精神,令人可敬可佩。

顶上壁画,有“涓生求贤”“兴汉三杰”等故事。

顶层,如同小牌楼,上有避雷针。

炯庐,建于1932年夏,楼高两层,为园主维立的叔父谢圣炯的别墅,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手法。


乐天楼是立园内唯一的碉楼,也是立园最早的建筑物,算是安全堡垒。


顶上壁画,有“涓生求贤”“兴汉三杰”等故事。

顶层,如同小牌楼,上有避雷针。

炯庐,建于1932年夏,楼高两层,为园主维立的叔父谢圣炯的别墅,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手法。

除了唯一的碉楼乐天楼外,另外的六座庐的楼主都是谢氏的叔伯兄弟。有意思的是,尽管它们的建造年代有先有后,楼层有高有低,但长、宽和占地面积绝对一致,都是146平方米。由此可见,虽说大家都是叔伯兄弟,在土地问题上却含糊不得。

乐天楼是立园内唯一的碉楼,也是立园最早的建筑物,算是安全堡垒。

明庐的侧后面
前一篇:秋游粤西二四:开平赤坎古镇(下)
后一篇:秋游粤西二六:开平立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