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2024-07-17 06:53:52)
标签:

合心桥

关族图书馆

堤西路

关氏大宗祠

思源河

杂谈

分类: 赣琼两广
赤坎古镇自2019年闭城改造,直至2023年正式营业,历经多年的规划建造,它在保留历史的同时也带着全新的面貌回归,成为在国内的古镇市场中,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古镇。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这些骑楼,楼体差别不大,楼顶却形态各异。其中既有传统中式的金字瓦顶,亦有欧式洋楼顶,甚至还有巴洛克风格镶嵌了彩色玻璃的西洋顶,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和各种类型的骑楼建筑。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跨街的喜喜屋百货招牌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我们来到堤东路,沿岸的建筑算是赤坎早先最繁华的一线。东堤旅店旧址,民国年间由树溪雁东村村民集资兴建。楼高4层,沿江面阔三间、四柱,二三四层均出挑外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开平酒家旧址,1925年由赤坎树溪人司徒有燕牵头,司徒氏族人入股集资兴建。楼高5层,面阔五间、六柱,底层前廊架空,二三四层正面外挑通长阳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大同戏院这建筑装饰有文革的特色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露天广场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这一片,都是司徒家族的。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拐角隔壁第二间,是旧金山酒店。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空荡荡的平康巷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可以开启的铁桥,叫合心桥,供铛铛车出行。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河对岸,就是关族居住地了,有铁锚的房子,大约是关族他们使用的码头。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过桥,脚下就是思源河,自然将司徒家族与关氏家族分开。
在赤坎镇的发展史上,两大家族的“斗争”贯穿始终。先有关氏,先祖关景启因“言行不正”,于南唐开宝七年被贬为冈州(今新会)。后迁居赤坎镇托其岗大屋村,成为当地望族。司徒一家来自河北邯郸,迁居赤坎的原因是刺痛人心的《靖康之耻》。历史上,南迁广东的中原英雄,也将中原的汉文化带入了广东。但文化多样性也意味着冲突与融合。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一辆铛铛车,缓缓驶过。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关氏大宗祠,百多年间,历经风雨,几经废兴。宗祠门口的对联是:“价留鸞掖;派衍驼冈”。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赤坎因“赤土高地”而得名,于清朝顺治年间由司徒、关氏两族在旧镇东西两端奠基逐步发展形成,距今已经有350多年。民国十五年(1926),赤坎改建街道,修长堤,整饰市镇,归侨和附近乡民纷纷投资扩建楼房铺业,筑骑楼,镇堤西路绵延300多米的骑楼街依水而建,充满1920年代的味道。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开平会馆,现在是家星级酒店。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不过于今日来说,不少建筑物的业主早已移居海外,这些老建筑如果缺乏修缮和管理,任由风雨侵蚀,就像一个个久经风雨的老人,终将不存。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堤西路,和堤东路一样,如同老上海的外滩。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同芳会馆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赤坎的骑楼每座宽不过5米,楼高一般2-3层。下段是列柱,中段是楼层,上端砌着檐口、山花,商住两用,中西结合。一层用来做生意,可以遮风避雨,又可以遮阳、乘凉,二楼居住,在东南亚很盛行这种结构。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这里有汇通银行旧址。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空壳一样的古镇,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皇后酒吧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这边是二马路。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骑楼,如同穿堂。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堤西路的关氏码头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赤坎关氏出的名人有:关文清,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著名电影编导。香港电影明星关德兴等。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景辉楼是广东著名的骑楼,以民国时期名医张景辉而命名,楼高三层,建筑长45米,宽5米,楼高三层。每层都有双客厅、双寝室、双开放式楼梯,垂直天窗,桥式天井,属典型的骑楼式民居。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三家巷牌坊,这是新建的,里面算是影视城。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关族图书馆,始建于1929年,于1931年中落成并投入使用,该图书馆楼高三层,受了司马家族建图书馆的刺激,由当时赤坎两大姓氏之一的关氏族人及华侨捐资建成。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钟楼正面“关族图书馆”五字为清代新会举人梁鸾玱所题,正门匾额的馆名是近代广东著名书法家吴道镕的墨宝。 大门外对联上写着:“骨肉有情宗亲倾积愫,同胞着意书馆起宏图”。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外形以葡式设计为主体,陪衬当时最流行的七彩玻璃窗。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馆内地面虽然只是磨砖,但却是精华所在,当时每一块磨砖都是用人手磨成,价值一块银大洋,铺设的工艺更是妙不可言,砖与砖之间几乎是没有裂缝,所以地面永不积水,可使图书保管得更加完好。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边上的影视城。据介绍,1939年,电影界名人司徒慧敏在这里拍摄了抗日电影《保卫大四邑》并在海外华侨中传播,从此赤坎成为海外华侨拍摄电影的重要取景地。现代的《让子弹飞》《一代宗师》《香江风云》《秋喜》等,不少镜头来自赤坎古镇,或是附近的碉楼。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今天,这两个图书馆仍然和90多年前一样。他们每四个月编辑出版一本华侨杂志,寄给世界各地的族人,起到了“家书抵万金”的宝贵作用。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这里,算是古镇景区的终点。
秋游粤西二三:开平赤坎古镇(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