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福州圣泉寺

标签:
圣泉双塔许将读书处圣泉古井闽都别记榕城考古略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福州圣泉寺位于鼓山镇园中村,始建于唐代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因为送小沽到省儿童医院,中间等待的时间,就溜到这里转悠。
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圣泉寺,在东山,旧名法华”。史上圣泉寺几经兴废。在寺庙的鼎盛时期,唐代宗曾两次御书赐匾额;包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蔡襄等多位文人墨客来寺吟咏题诗。近代高僧圆瑛大师曾住锡于此。

兜率内院的建筑形制,很像日本寺院,大约是唐代风格。

正门没开,走东路。原来,如今的圣泉寺所在地,是原先的福州“省生物制药厂”如今已成了“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的地盘。


兜率内院的建筑形制,很像日本寺院,大约是唐代风格。

正门没开,走东路。原来,如今的圣泉寺所在地,是原先的福州“省生物制药厂”如今已成了“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的地盘。

2008年,在东山村村民奔走筹划下,福州大北农生物公司捐出宝地,捐献巨资,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重修大雄宝殿,还原圣泉古井。侨胞李生良、宋梅英一家也独资捐建观音阁。

新建的“菩提道”石牌坊

狮峰胜境。在古代,圣泉寺所处之东山,传奇色彩浓浓。《闽中实录》所载的樵者蓝超逐白鹿入桃源境之事,《闽都别记》所述佳人吴青娘与周才子在榴花洞避难十日之事,皆发生于此。


新建的“菩提道”石牌坊

狮峰胜境。在古代,圣泉寺所处之东山,传奇色彩浓浓。《闽中实录》所载的樵者蓝超逐白鹿入桃源境之事,《闽都别记》所述佳人吴青娘与周才子在榴花洞避难十日之事,皆发生于此。

铁塔
圣泉寺建于唐中宗景隆元年(709年),比涌泉寺(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还早两百年。明末时谢肇淛游东山,作《圣泉寺》诗,也提到“东山开宝刹,传是景龙年”。

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寺有唐(书法家)李邕《怀道塔碑》、皇甫政《怀一塔碑》,又有文殊岩、多宝塔、天台井、放生池、神移泉、芝坞、蛰龙轩、涵虚沼、御书堂诸胜,今多颓废”。寺中有六奇:分别是道一二师碑、天降舍利、松不栖禽、梁不巢燕、池不生蛙、庭不生凡草。


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寺有唐(书法家)李邕《怀道塔碑》、皇甫政《怀一塔碑》,又有文殊岩、多宝塔、天台井、放生池、神移泉、芝坞、蛰龙轩、涵虚沼、御书堂诸胜,今多颓废”。寺中有六奇:分别是道一二师碑、天降舍利、松不栖禽、梁不巢燕、池不生蛙、庭不生凡草。

圣泉缘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传说,《三山志》、《闽书》、《榕城考古略》都有记载,原文是“僧怀一始卜居于爱同寺之西,苦乏水。忽一日,二禽斗噪于地,异之,因卓锡其所。有泉如缕,俄而涌溢,人乃砻石环其口。寺旧名法华,先天二年立今额,唐刘轲记”,说的是唐朝国师怀一居于大乘爱同寺(毁于黄巢之乱)之西,饱受无水之苦,忽有一日,见二禽争斗,喙地噪鸣,感到十分好奇,遂以杖拄地,顿时“有泉如缕,俄而涌溢”,怀一凿地为井,环石分之,南注为池,东注供汲瀚。到了唐玄宗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713年),由刘轲题记,改寺名为“圣泉寺”。


在里人何求的《闽都别记》第二回“刺史无谋吴勗挈眷,孺子有托周朴待巢”中便提到:“(圣泉)寺在离城二十里之东山地,住持和尚名慧觉,僧八十余众,内有一头陀,名法济,不知何许人,原是游食乞儿”。

地涌甘泉,这就是圣泉寺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名胜古迹“圣泉古井”。

“圣泉古迹”道光丁未年题

地涌甘泉,这就是圣泉寺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名胜古迹“圣泉古井”。

“圣泉古迹”道光丁未年题
宋蔡襄《游圣泉》诗曰:“源流出何山,涌注知有异”。并自注:“俗传泉涌则民安,是泉涸十余年,今始涌也”。古井中有当年用青石雕琢的瑞兽,龟身龙首。石龟头上刻着的“成化乙巳冬立”几个大字。

曾巩《游圣泉》诗曰:“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清暝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前村供佛田”。


曾巩《游圣泉》诗曰:“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清暝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前村供佛田”。

宋李弥逊《游圣泉寺》诗:“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十里秋苔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闽都第一状元许将读书处。许将,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生于闽县,才华卓著,文才斐然。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年仅26岁的他便摘得了癸卯科状元,成为了历史上福州地区第一个考上状元的人。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少时随父母迁住福州罾浦巷(今河东街),后移琼河(今水部)。
在动荡的岁月里,双塔一度流落他处,2016年重归山寺。双塔以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引人回溯圣泉寺悠长的历史脉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天台宗入闽初地,经数年苦心经营,重修了明代法堂,修整了圣泉古井,御书堂、大悲楼、观音阁、泉声讲堂、灵山宝殿诸殿阁亦次第落成。




作为天台宗入闽初地,经数年苦心经营,重修了明代法堂,修整了圣泉古井,御书堂、大悲楼、观音阁、泉声讲堂、灵山宝殿诸殿阁亦次第落成。

前一篇:新年伊始:福州三县洲化身爱情岛
后一篇:新年伊始:福州龙岭顶·金鸡山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