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2024-05-15 09:08:32)
标签:

南京条约

沙角之战

穿鼻海战

关天培

林则徐

杂谈

分类: 赣琼两广
鸦片战争时期,在经济方面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社会结构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而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结构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生产,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清代广绣孔雀牡丹纹屏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那是时期,在政治方面大清帝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高度中央集权,而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卢梭与《社会契约论》,伏尔泰与《哲学通讯》,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洛克与《政府论》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1800年英国的木纺轮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十九世纪各种蒸汽机模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在科技和军事方面。十九世纪中国科技发展缓慢,军事上仍以冷兵器为主。而西方国家科技发展迅速,军事上已经使用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正蓝旗统领服饰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英国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像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社会观念上,大清接着大明后期,闭关锁国,长期持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对外部世界了解甚少。而西方国家则积极寻求海外扩张和市场,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一直到了林则徐,他组织编译了《四洲志》等文献,成了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国人才开始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制度。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19世纪黑漆描金花卉人物纹刷盘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围剿海盗图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雕人物花卉纹八边形首饰盒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雕庭院人物花卉纹首饰盒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银鎏金累丝烧珐琅风景图折扇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六边形四层佛塔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镂雕人物花卉纹提篮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雕花鸟纹狮钮盖瓶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雕折扇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雕名片盒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象牙雕开光庭院人物纹长方盒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广彩十三行风景瓷盘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道光广彩人物故事纹瓷碗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审讯“海王星”号英国水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审讯“海王星”号英国水手庭外景象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咸丰年间的禁伐令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清代威远炮台的门雕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林则徐巡阅澳门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穿鼻海战,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抗英战斗。1839年(道光十九年)11月3日英舰在穿鼻洋(在广州虎门口外)挑衅,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抗击,击伤英舰一艘。英军败退,落海数十人。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定海知县姚怀祥与英军谈判。1840年6月,英军在珠江口封锁海面、炮击清军岸防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拉开序幕。英军北上攻陷定海,清廷收复后再次失陷,英军对清军展开钳形攻势,清军全军覆没,定海陷落。清军虽战败,但将士们英勇无畏,展现了豪杰忠烈之士的品质。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沙角之战。1841 年(道光二十一年)1月 7日英军乘清钦差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对外妥协的时机,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进攻。守将陈连陞率军坚决抵抗,毙敌二百余,因援兵不至,英勇战死,炮台陷落。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1841年2月26日,关天培血战虎门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广东陆路提督卫佐邦战袍。此整套战袍共9件,由铜盔、铠甲、左右两掩膊、前后两口肩、两块胸铠和腿裙组成。其中铜盔连顶通高57厘米,腿裙长102厘米,胸铠上的护心镜直径为13.8厘米。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广州三元里抗英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吴淞口之战。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6月13日英国军舰三十余艘侵入长江口,迫近吴淤。清两江总督牛鉴派人向英军求和,提督陈化成坚持抗战。16日拂晓英舰向吴淞炮台进攻。陈化成下令开炮,击伤英舰多艘。因牛鉴从宝山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孤军奋战,和所部官兵英勇战死。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春游粤东二七·东莞虎门炮台旧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